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PwC Taiwan《2024 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 轉捩時刻 加速重塑

中央社/ 2024.03.27 14:28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327 14:28:27)PwC Taiwan於2024年3月27日發布《2024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轉捩時刻 加速重塑》,綜合臺灣212位量化問卷調查結果,與PwC針對全球105個地區共4,702位領袖意見調查,並與4位臺灣企業領袖進行面對面深度訪談。本調查發現,即使景氣最壞的時候已過,越來越多企業領袖感到急迫性,不僅要轉型,更要快速行動、大刀闊斧的「重塑」,方能保持獲利能力。

主要發現: 1.全球(38%)、臺灣(48%)企業領袖預估今年全球景氣有望提升 2.全球(45%)、臺灣(76%)企業領袖認為須在十年內轉型,比例較2023年全球(39%)、臺灣(72%)調查結果更高 3.來自新科技顛覆、氣候變遷、地緣政治的外在威脅,壓力比過去增加 4.全球(41%)、臺灣(29%)企業領袖掌握先機為企業永續投資,可接受氣候友善投資報酬率較其他項目低 5.全球(25%)、臺灣(17%)企業將因採用生成式AI而使員工人數減少 6.全球(70%)、臺灣(54%)企業領袖認為生成式AI將顯著改變企業創造價值模式

臺灣企業領袖調查計畫主持人/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周建宏表示,在這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競爭愈趨激烈,企業勝出關鍵在於如何採取行動,以創造差異化優勢。今年調查結果顯示,認為需在十年內轉型的企業領袖,更能辨別外部風險,藉此釐清方向,才能聚焦關鍵目標,進一步掌握時機,展開重塑行動。

景氣走出谷底 區域存在差異 走過新冠疫情、各國央行急速升息、供應鏈中斷的陰霾,今年調查結果發現,38%全球企業領袖認為未來一年景氣有望提升,比例較去年成長20%。與全球整體相較,臺灣企業領袖對未來景氣較為樂觀,48%認為未來一年全球景氣將轉好。就各國家來看,較樂觀者為德國(67%)、英國(61%)企業領袖,多數認為今年景氣轉好;美國(24%)、印度(30%)企業領袖看法較悲觀,看好今年景氣的受訪者比例較低;中國大陸、日本企業領袖們看法分歧,對景氣樂觀與悲觀看法均各有四成。

中國大陸、日本、印度企業領袖對該國經濟展望看法較佳,尤其是印度,86%印度企業領袖認為印度經濟將提升,相對來看,美國、德國、英國企業領袖對其所在地區經濟表現預估較保守。臺灣企業領袖也較看好臺灣今年經濟展望(57%),優於對今年全球景氣的預估(48%)。

若以產業別來看,科技、媒體與電信產業(66%)、消費民生產業(63%)企業領袖,均認為臺灣今年經濟將成長,高於臺灣整體水平(57%),金融服務產業企業領袖看法分歧,44%受訪者認為臺灣經濟將成長,50%受訪者認為將衰退。能源及公共產業則是認為經濟前景將提升、持平,與衰退者,均各約三成。

地緣政治牽動企業布局 大國貿易戰與地緣政治紛擾下,企業重新布局版圖,對全球企業領袖而言,美國、中國大陸、德國、英國仍居重要性前四位,印度今年爬升至第五位,墨西哥今年也搶進前十。不過,美國(43%)重要性與去年(50%)相較已有下降,而中國大陸重要性今年(31%)較去年(29%)略升。

對臺灣企業來說,美國、中國大陸、日本、德國、越南的重要性依然位居前五,印度亦在今年調查結果中顯示其重要性提升。在大國貿易戰推波下,印度成為消費電子品牌大廠製造基地「中國大陸+1」選項,促使全球與臺灣企業將印度納入供應鏈布局考量。

總體經濟不穩定(46%)、通貨膨脹(44%),仍是全球與臺灣企業領袖今年所面臨的前兩大威脅,地緣政治衝突(39%)、氣候變遷(28%)則是臺灣企業領袖心目中位居三、四的威脅。就產業別來看,工業製造與汽車產業特別受到地緣政治衝突的風險(50%),健康產業則視健康威脅為首位。

展開行動因應氣候變遷 因應氣候變遷的相關行動之中,提高能源效率是全球與臺灣企業最能採行的方案:10%全球企業領袖表示已完成,65%表示正在進行;臺灣也有3%受訪者表示已完成,76%表示正在進行。58%全球企業領袖表示正在進行或已完成研發氣候友善產品;54%臺灣企業領袖培訓員工,或以產品、服務與技術協助客戶適應氣候。

在今年調查中,超過九成的全球(91%)、臺灣(92%)企業領袖均表示企業正進行減碳,亦認為減碳首要挑戰是法規過於複雜或變動頻繁(54%全球與75%臺灣企業領袖)。而位居二、三的挑戰,分別是「氣候友善投資報酬較低」,與「所屬產業缺乏氣候友善相關科技」。

氣候變遷很可能成為顛覆整個產業的力量,企業應把握當前投資機會,才有機會創造未來的永續商機。全球(22%)、臺灣(17%)企業領袖認為在過去五年中,氣候變遷對企業獲利造成重大影響,而放眼未來,則有更多企業領袖認為氣候變遷將造成關鍵影響,全球(30%)、臺灣(25%)企業領袖認為氣候變遷將在未來三年高度影響企業獲利。

同時全球(41%)與臺灣(29%)企業領袖在過去一年中,能夠接受氣候友善投資報酬率較其它項目低,並且在他們當中約四成(41%全球與39%臺灣企業領袖)表示可接受較其它投資項目低4%以上。

數位賦能 生成式AI蘊藏機會 調查發現,雖然過去一年已採用生成式AI者仍為少數(全球32%與臺灣14%),不過企業領袖都同意生成式AI將被快速導入,並為產業帶來顛覆性前景。長期來看,生成式AI的未來效益更值得期待,除了科技變革將促使員工學習新技能,全球(70%)、臺灣(54%)企業領袖認為會大幅改變企業創造價值的方式,並同意生成式AI會為產業帶來更多競爭壓力。

生成式AI對企業顯著好處就是增加效率,全球(64%)、臺灣(59%)企業領袖認為採用生成式AI,將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至少5%以上,超過半數的全球(59%)、臺灣(55%)企業領袖也認為會提升自身工作效率。超過四成全球與36%臺灣企業領袖認為生成式AI可改善商業模式、拓展新市場,增進產業競爭力,將增加企業營收與利潤5%以上。

全球(25%)與臺灣(17%)企業領袖即預期,採用生成式AI將使今年員工人數減少5%以上。就全球來看,較可能因生成式AI而導致員工人數減少的產業為媒體與娛樂業、銀行與資本市場及保險業等;臺灣醫療保健業、媒體與娛樂業、資產與財富管理、飯店與休閒業也較易因生成式AI而減少聘用員工。

以更積極的面向來看,新科技創造新的商業模式與商機,反而可進一步擴大企業營運範疇與量能,於是增聘具有科技相關技能或新型業務專才的員工成為必要。因此,全球(13%)、臺灣(8%)企業領袖預計採用生成式AI將可增聘員工,臺灣以電信業、保險業最有可能增加員工人數。

儘管生成式AI應用廣泛,但也潛藏無法忽視的風險。全球(64%)、臺灣(85%)企業領袖認為資安風險是採用生成式AI的頭號風險,緊隨其後為法律責任、聲譽風險、散布假消息等,尤以臺灣企業領袖感受到風險的比例,較全球整體更高,可見臺灣企業領袖對生成式AI保持積極,也同時審慎觀察可能的風險。

打造韌性體質 迎向共榮未來 周建宏強調,供應鏈韌性、科技變革、環境永續為企業重塑形成動能且環環相扣,追求供應鏈應變韌性時,同時也需要利用數位工具,促進供應鏈共同減碳;科技變革帶來新商業模式,也將成為提升供應鏈韌性與環境永續的利器。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感受到轉型的急迫性,當所有企業都面臨相同的外部挑戰時,勝出關鍵就在於「速度」-組織有能力適應變化,並且快速前進。

本調查執行期間為2023年10月至12月,係委託台灣尼爾森愛科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電話及網路量化問卷調查,共計完成212個成功樣本。為深入了解企業領袖經營智慧,由PwC Taiwan合夥人組成產業議題與調查訪談團隊,以量化調查延伸訪談議題,與4位臺灣企業領袖進行面對面深度訪談。更多有關《2024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資訊,請至:https://www.pwc.tw/zh/ceo-survey/2024.html

PwC Taiwan今日發布《2024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轉捩時刻 加速重塑》,調查計畫主持人/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周建宏表示,在這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競爭愈趨激烈,企業勝出關鍵在於如何採取行動,以創造差異化優勢。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