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基隆電動車客服竟是謝國樑御用公關? 民進黨轟荒謬市政不斷

台灣好新聞/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2024.03.26 12:58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新聞圖片


針對基隆市長謝國樑近期爭議不斷,從農曆年前東岸商場產權爭議破門點交,遭NET提告強盜罪,被列為他字案被告,昨天又被議員踢爆3月29號推出新的電動機車方案申請專線,竟是公關公司電話,甚至可能有人頭子公司投標的疑慮。對此,今(26)日民進黨發言人戴瑋姍、基隆市議員張之豪、鄭文婷召開「無「樑」市長亂花錢 改變看不見基隆大倒車」記者會,盤點謝國樑上任後一籮筐的荒謬政策,揭開市政草包的真面目。鄭文婷也揭露

戴瑋姍表示,謝國樑市長把基隆當成私產,訂定許多不平等條約履爆爭議,包括NET事件已被列他字案,電動機車案又遭爆特定公關公司事件,完全把市府財政胡作非為,在基隆市民就是一名不合格的市長,根據《遠見雜誌》、《天下雜誌》的2023年市長滿意度調查,雙雙吊車尾,基隆市民對於謝國樑一連串荒腔走板的決策,讓基隆連原地踏步都稱不上,而是大開倒車的表現,十分不滿。

戴瑋姍指出,在選前基隆市長謝國樑,提出許多不切實際的政見,像是電動機車政策、染疫慰問金等,還大動作掛起布條,至今上任一年多來通通跳票,連重要的交通建設基隆捷運,選前喊用力爭取,上任後不出錢擺爛甚至高喊「門都沒有」與中央互槓,逼著中央、新北市、台北市幫忙分攤,然而省下的經費他不懂得妥善使用造福市民,反用在許多浪費市庫無助發展的莫名政策上。

鄭文婷表示,謝國樑的GOGORO政策,議會從去年就要求市府須訂定相關法規、編列預算及要有財政紀律,因此市府在去年訂定「基隆市公益青年就業電動機車補助計畫」。但基隆市府上週推出新放案,公益不見了、免汰舊換新、青年定義也放寬,已不符合議會決議。新制沒修改相關規定就上路,市府竟大言不慚地表示「一切依照議會決議辦理」,公然說謊。

此外,鄭文婷也揭露撥打環保局電動機車專案服務專線02-23970378轉分機181之錄音檔,接電話的竟是沒得標電動機車專案的威肯公關公司。而威肯公關公司就是謝國樑與國民黨的御用公關公司,在2022年就獲得謝國樑競選期間近千萬元的生意。

鄭文婷說,基隆市府的公益青年就業電動機車專案辦公室委託專業服務計畫,標案記載標的分類為勞務類94汙水及垃圾處理、公共衛生及其他環保服務,得標的永景公司竟不具這些營業項目。而永景公司是去年7月份新設立的公司,資本額僅100萬元,負責人余昌勳更曾任職威肯公關公司擔任專案經理。種種不合理的疑點,謝國樑應該說清楚。

除了電動機車爭議外,鄭文婷說,這個月基隆市府也決標了海洋咖啡設置經營委託專業服務採購,金額300萬及後續擴張100萬元,是由即將要裁撤的關銷處發包,後續執行卻是文化局,是什麼原因要特地由觀銷處發包,也令人起疑。不僅如此,謝國樑市府要花5000萬買水陸兩棲鴨子船、2400萬購買雙層觀光巴士、國門廣場蓋摩天輪經費2300萬元等,雖民進黨團在議會輪番發言反對,但仍不敵親謝國樑議員的強力支持,最後全數通過預算。基隆市府花大錢、放煙火,對城市發展與城市文化連結毫無幫助。

張之豪表示,基隆捷運在今年一月底核定,預計2033年完工,但國民黨汐止區立委廖先翔,竟要求交通部對於板南線延伸到汐止重新進行評估,此舉整個推翻交通部已核定、新北市、台北市與基隆市已達成共識的基隆捷運路線,全基隆人傻眼同時,卻不見基隆市長謝國樑對同黨立委發言來喊一句話。從謝國樑從一上任,就對基隆捷運擺爛,先喊不要出錢,喊基隆市府很窮自負額很貴,但基隆已相對其他城市台中、高雄捷運自付額來說已經很低了,謝國樑最後喊著不付錢,逼著中央還有新北市、台北市幫忙付錢,最後基隆捷運總經費696.89億元,中央分擔519.98億元、台北市政府57.54億元、新北市政府71.44億元、基隆市政府47.92億元,由新北市政府負責建設及營運,喊著沒錢到現在核定了,卻又把錢花在不必要的建設上。

張之豪進一步說,除了已核定的南港到八堵段,第二階段的八堵到基隆市區段,謝國樑的基隆市府至今還是擺爛,甚至基隆市立委林沛祥質詢行政院長陳建仁時,喊著「捷運到八堵希望規劃早點實施,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基隆捷運到基隆市區」,但關於第二階段捷運是地方政府要規劃,再送去立法院中央審核還有預算,但謝國樑基隆市府沒送規劃,就如同台中盧秀燕一樣一直拖,卻直接跑去立院問行政院長,捷運什麼時候蓋好?這根本是「竹篙湊菜刀」,混淆大眾。面對基隆捷運經費,謝國樑先說不要出,而當基隆捷運生變,甚至又有基隆市立委說出非常不專業質詢,謝國樑都選擇悶不吭聲,如果不是謝國樑在狀況外,就是明知是基隆市府的責任,卻又不面對,謝國樑表面爭取建設,但基隆人最想問的交通問題,從GOGORO電動車開始就不斷跳票,天馬行空頻畫大餅,淪為基隆笑話,犧牲基隆人權益。

更多新聞推薦

大甲媽鑾轎抵新港 翁章梁接駕湧近30萬信徒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