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樂透 天氣 魷魚遊戲2

321「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 推動族群尊重

客家電視台/許儷齡 左燕輝 臺北 2024.03.21 13:30
偶爾在網路上或公開場合,會有人或故意或不經意開起族群玩笑,像之前有網紅拍影片,把客家跟「小氣」兩個字負面連結,以刻板印象調侃、當話題,引起不少客家鄉親反感,認為很不受尊重也不公平,3月21日是「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透過這個日子,專家呼籲大家一起提高"族群敏感度",了解每個人都是平等、珍貴的,尤其不同身分、族群和文化,都該相互尊重。 國民黨立委 黃仁(2024.03.05):「他要引用化學的學名裡面的烯環鈉,『烯環鈉』,用這個來辦理這個園遊會。」 國會殿堂上,對於校園間偶爾傳出,有原住民族孩子遭到歧視的事件,立法委員緊盯「反族群歧視法」進度。 行政院長 陳建仁(2024.03.05):「在臺灣這樣的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我們應該要彼此互相的尊重,那所以呢我們對於這一個『反歧視法』,是列為我們政府優先辦理的這個人權項目。 律師 彭瑞明:「法律本來就是一個,消弭這些歧視最重要的一個工具,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式,所以當然有這樣的法律,特別是我們說到族群的部分,它有法律的規定,有相關的一個反歧視的一個要求,以及最重要的是有處罰的一個方式。」 事實上在生活中,以刻板印象不當發言事件屢見不鮮,平時擔任歌唱班老師的廖經華,談到自己的經驗就很有感。 桃園市客家青年會理事長 廖經華:「結果到了晚上交接給我們的時候,他就說你們客家人喔,我最討厭借你們東西了,借你們東西,你們每次都會隨便亂丟、東西亂用等,我一聽覺得什麼叫『你們客家人』,這聽在耳裡覺得有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 前陣子有網紅開族群玩笑,把客家跟「小氣」刻意連結,引發不少人反彈。 陽明交大人文社會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楊名龍:「所以他們就用那種博眼球的方式,去做這樣的、這樣的事情,但他可能沒有考慮到這樣子的一個,對一個族群是一種傷害,未來所有人就會覺得用這種方式,或者用這種偷吃步,或是訕笑小氣的方式,就(認為)是客家人,就會、你就會在某種程度上,就會矮化一個族群。。」 陽明交大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羅烈師:「所以此刻我認為就像是,兩個世代(適逢)轉換、轉換的問題,如果站在臺灣已經大家過得生活很好,其實客家人已不節省了,不需再說客家人如何節省、節省,不需再強調這件事情,這點沒錯,不過我也認為下一個世代來臨,其實節省是好的。」 客委會副主委 周江杰:「不應再用這樣的刻板印象來做,希望說能吸引到你的流量,可以販售你的商品。」 「臺灣早在1966年,就完成簽署,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是聯合國九大核心人權公約中,我國正式批准並生效的第一個公約,具有國內法效力,其精神在於消除種族歧視,保障基本人權與自由。」 彼此學習包容差異,理解尊重就是不傷害他人,落實真正的尊重和接納。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