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谷翔平 徐名駒 鼎泰豐

地不親人親 文化大學30萬名海內外校友成了少子化下的招生後盾

銳傳媒/綜合報導 2024.03.19 14:03

圖文/黃淑麗(資深媒體人、自由撰述)

創校62載的文化大學,擁有30萬名的海內外畢業校友,陣容可謂龎大。近年來透過校方與海內、外校友會的靈活運作。把校友會組織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而且績效顯著。

現今「少子化」風暴襲捲台灣社會,影響所及是各級學校普遍面臨招生不足問題。其中又以私立大學院校最受威脅,學校當局自然希望藉著校友會的力量,促成校內外師生相互支援,鼓吹年輕學子踴躍前來投考就學。至於應用之妙,則各憑本事了。

文化大學在去年八月在校內成立了新部門,名為「社會資源暨校友服務處」,並設有「社資長」,以茲統籌海、內校友的資源。

[caption id="attachment_55056" align="alignnone" width="1242"] 文大建築系師生在泰國校友會的促成下,完成移地教學計劃。[/caption]

成立以來,績效卓著,密切串聯了以「曾是華岡人」為感情基礎的海、內校友會,也結合分佈全球各地的校友會在地資源,促成相互提攜,為校內年輕學子提供海外遊學,移地教學機會,以擴大學習領域。

同時也利用地利之便,因時因地舉辦「招生募集及新生說明會」,為母校面臨的「少子化」風暴,解決招生困難的問題。

以新近的交流活動為例,今年二月,該校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師生在校內社資處與泰國校友會協助下,促成台、泰兩地學生移地教學訓練。在校友總會常務理事王寶元陪同下,由該校都市設計學系吳聿淇和張慕恩兩位老師率領在校14位在校學生至泰國KMITL大學參與設計工作坊 ,且由於此次移地教學效果受到肯定,雙方並簽訂合作備忘錄 (MOU)。

未來兩院在MOU的規劃下,每年都有交流合作的機會,為文大師生提供長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

另一促進海內外學子交流的例子,是馬來西亞校友會長葉偉漢,身為馬籍華裔的他,年輕時曾漂洋過海以「僑生」身分前來文化大學就讀觀光系,學成返回僑居地後,便以所學為業,從事馬、台兩地的遊學觀摩旅遊業務。

去年11月間,我個人適逢前往馬來西亞開會,在過境吉隆坡機場時,親眼目睹葉漢偉會長,正在接機由台灣前來遊學的50名大學生。據他說,半個月後這批大學生返國同時,還會有50名馬國當地的大學生,隨台灣生一起到台灣遊學。

如此,一來一往,就可能對一百名年輕學子及其家人,對馬、台兩地的文化融合及升學就業產生影響,其對台灣大學院校的海外招生,不無正面效益。

海外投資置產與移民海外問題,一向牽動著許多人的生涯規劃及融入當地生活考量。祗有身在其中的當事人最能傳達箇中滋味。

近些年來,泰國因為區域經濟發展地位突飛猛進,曼谷的房地產投資正夯,不免鼓動台灣民眾,對前往曼谷投資置產躍躍欲試。

[caption id="attachment_55058" align="alignnone" width="1109"] 海外投資置產考察,在當地校友的導覽下最是翔實。[/caption]

三月間,文大校友總會台中分會長黃淑麗,適逢與友人前往考察曼谷房地產。身在地主國的泰國分會欣然款待。除了深入交流曼谷做為移民的「宜居性」之外,並介紹當地的產業生態,指點在移民當地之後,還能如何發揮所長,落地生根。

「君由故鄉來,應知故鄉事」,感受到泰國校友對母校及台灣社會的殷殷關切之情。我們來自台灣的校友不免也傳達了自己母校刻正為台灣社會「少子化」的現象,造成招生困難的問題。希望海外校友會,在這方面更能發揮推手的力量。

在網路科技時代,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培育與文化融合。過去曾經受惠於海外僑生回國升學培育的海外校友,返回自己的僑居國度後,許多當年僑生目前在當地社會均已事業有成。他們也很樂意為自己所來自的地方盡一分力量。善用他們的力量,為自己母校年輕學子的海外學習及擴展海外招生做些回饋,此其時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