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時分,她們按照三峽一日遊的行程,離開白雞山莊趕往鳶山古道,在三亭覽勝的「望鄉小站」,趕上了那對情侶;這對情侶仍然濃情密意,讓人見怪不怪的擁擁摟摟著。此站是個孤稜獨走的鞍狀崖嘴,猛然推下非死即傷,是進行一件「大壞事」的好地方。
她們之一正想動手。那個少女眺望著,北二高南來北往的熱鬧車陣,突然有什麼重大心事想告訴情郎,卻怕對方生氣,欲言又止。是什麼重大心事呢?兩條遊魂十分好奇,很想知道,於是猶豫了一下。殺機再度一閃而逝,死劫再度擦身而過;隨後,這對情侶轉身離開臨崖欄杆,繼續上路。
[caption id="attachment_54447" align="alignnone" width="972"] 早期銅鐘。詹明儒取自網路資料。[/caption]下一站,和平鐘亭的「望天高臺」;這是「三峽五景」中,最為經典的一處「鳶山勝蹟」分站。此分站,在鄉土作家精神錯亂前的記憶中,立有唐山式大亭一座,內懸百噸銅鐘一具,鐘錘一把;很多遊客相信,只要敲鐘十二響,各種心事就可順遂如願,一切想望便能美夢成真。
鐘是「和平」聖器,趁著他們站在鐘下敲禱,斷索壓人,變成「喪鐘」,倒也是死法隆重,死相莊嚴。但是兩條遊魂來到一看,豈料鎮公所為了遊客安全顧慮,早已拆除鋼索放低銅鐘,不禁大失所望;但卻聽到少女的那件心事,原來是她「懷孕」了。此事情郎一聽,臉色乍變,立刻因為景氣不佳、不敢結婚,責怪她為何這麼不小心?但卻又隨即口沫橫飛,說起一段此書第十五章〈風中願景〉的遠古愛情故事,向對方山盟海誓,加以取悅安撫。
[caption id="attachment_54448" align="alignnone" width="2560"] 今之銅鐘。詹明儒拍攝。[/caption]下一分站,看過樹影錯落的「鳶山勝蹟碑」,他們手腳並用、如履薄冰,攀抵古早只有飛鷹能到的「鳶嘴岩」時,窄兀亂石堆上已經擠滿人,好位置都被佔去了,只好向前臨崖靠身而蹲。這位子凌空掛在外突高處,看來有點危險,但暮色佳景相對的更勝一層;佳景下,這對情侶重提孕事,情郎認為時機不宜,最好墮胎打掉。少女表示,若是單胎那就配合他打掉,若是雙胞胎,她實在不忍心害死兩條小生命;要不,那就四條命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
局如此困頓,佳景當前,要死一起死,也是美事一樁。這對遊魂眼見時機成熟,伸手搭向這對準父母,輕輕一推,無論兩屍四命是意外失足或為愛投崖,那就讓它只有天知道了。始料未及,豈知這一接觸,她們反而一陣天旋地轉,被註生娘娘當作兩條胎靈,化入準母親子宮,藉資找到最後安頓之處,轉世為人。
[caption id="attachment_54449" align="alignnone" width="2560"] 鳶嘴岩一隅。詹明儒拍攝。[/caption]鐘亭前,臭老導演正在補拍類似〈風中願景〉的夜戲。回程,這對情侶走過夜戲現場,這位準母親突然隱隱聽見,有一對女童星大聲喊著「媽媽,媽媽」;這位準父親卻看見,鐘亭三組水銀燈,悄悄浮起了六圈迷茫霧暈。
此夜,整座鳶山頂,就這樣突然大霧重現;文學家認為,這自古以來的天地嵐氣,正是鳶山最為永恆之處。但事後依據該戲場務回憶,說這大霧,其實是他們多放了「人工乾冰」所致。
本篇概意如上。我根據以下資料,演繹如下相應的人神事物:
一、相關資料
◆鳶山古道:起於鳶山運動公園,止於鳶嘴岩麓,前段寬、後段窄,全長約二公里。沿線早期僅容挑夫可行,零星產植茶葉、綠竹筍、木炭,現為觀光、健行山道,時有遊客登賞健身。
◆三亭覽勝:清標亭,鳶峰亭,覽勝亭。可在其停車空地欄杆前,透空越過大漢溪,遠眺鶯歌、樹林、龜山交界的大片丘陵。
◆和平鐘亭:民國74年(1985)因紀念台灣光復四十週年而建,是當時遠東最大的紀念銅鐘。(小說中,於該址演繹古今兩組愛情故事,一組盟誓嫁娶、一組不敢結婚,藉以對映婚姻現象的時代流變)
◆圓山飯店,新光三越,101大樓:鐘亭高臺,可遠眺下方北端的台北市高樓。(小說中,工商社會,富者越富、窮者越窮,形容其如海市蜃樓,遙不可及)
◆鳶嘴岩:該山頭為幾塊亂石堆,下為百丈斷崖,遠觀像斷頸鳶嘴,故名之。(小說中,藉以標示古人攀高宣誓時空情志,今人攀高消解時代愁悶)
二、對應的人神事物
◆風中願景:拙作《鳶山誌》前作裡,有一章書寫平埔霄裡社、泰雅油蔴社的兩對情侶,登上鳶山盟誓,永結同心、相互扶持的心願情節。(小說中,因其心願如風中微塵,終被歷史覆蓋,徒留時空幽嘆,故以之為篇名)
◆鳶山勝蹟碑:民國六十五年(1976)由三峽詩社所立,碑文旨在透過鳶山勝境之詠嘆,重申鄭成功炮打鳶精致使斷頸的漢人觀點之賦義。(小說中,鄉土作家不禁感慨,時過境遷,這也是現今三峽人的代表性價值嗎?)
◆註生娘娘:台灣民間信仰的生育女神,職司婦女的懷孕、養胎、生產、護嬰之責。(小說中,闡釋生而為人,由不得選擇富貧父母之悲哀)
(【最後歸宿】第二十三章書寫經驗分享,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