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晚期肺癌福音!腦轉移「標靶新藥」納健保:每年300人受惠省百萬藥費

優活健康資訊網/馮逸華 2024.03.11 17:30


久咳不癒當心是肺癌!65歲黃女士8年前開始出現不明咳嗽,一開始以為是感冒還沒有完全好,沒想到咳了1個月之久,在家人建議下就醫檢查,竟發現是肺腺癌第3期。醫師指出,肺癌有高比例確診時已晚期,6成患者發現時已無法手術,只能倚靠化療或標靶藥物。所幸今年3月起,健保有條件納入雙標靶藥物給付,給晚期肺癌患者帶來生機。



依據最新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肺癌發生人數高達16,880例,首度超越大腸癌成為第一位,且死亡率也居癌症之冠。對此,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胸腔部主任陳育民表示,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與確診多已晚期有關,統計6成患者發現時已無法手術,急需新的全身性治療選擇。



肺腺癌EGFR患者 6成恐腦轉移

陳育民說明,肺癌依細胞型態可分為「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後者在台灣約佔92%,也是國人最常見罹患的肺腺癌,其中基因突變又以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佔50~60%為大宗。

陳育民指出:「肺腺癌本來就是很容易產生腦轉移的癌症之一。」具EGFR突變的患者,約2到3成患者在初診斷時,癌細胞便已有腦轉移現象,而5到6成患者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癌細胞也會擴散至腦部,導致預後不佳。

高雄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暨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表示,要針對轉移至腦部的癌細胞進行治療,首先要解決「血腦屏障」問題。血腦屏障是大腦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可阻擋微生物或化學物質傷害腦部。

但在腦轉移發生時,血腦屏障機制卻會令藥物無法順利進入腦部,使腦中藥物濃度比血液中濃度要低得許多,無法有效殲滅癌細胞。此時,抗血管新生藥物就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雙標靶藥物 延長無惡化存活期

王金洲分析,抗血管新生藥物的機轉,主要用於抑制不正常的血管生成,讓正常的血管持續正常化,以利藥物通過抵達腫瘤細胞。抗血管新生藥物能改善腦轉移的2大關鍵為:

  • 先使血管正常化,當血管結構恢復較正常時,可改善轉移造成的腦水腫症狀,降低腦中累積的水分與腦壓,也就能透過血管內外壓力差,將藥物帶到腫瘤處。
  • 當腫瘤的血管新生受到控制時,腫瘤周邊的微環境也會受到影響,讓合併使用的藥物,如化療、標靶藥物等,更容易發揮作用。

台大醫院內科部胸腔科主治醫師廖唯昱表示,抗血管新生藥物的最大特性在於,可與其它不同藥物合併使用,雙管齊下讓肺癌病情更有效控制。已有大型試驗證實,抗血管新生藥物(針劑)合併口服EGFR標靶藥物,可延緩病情惡化,無惡化存活期從原本的11個月,延長至多16~17個月。



健保給付3大條件 省百萬藥費

然而,過往患者需自費破百萬元,才能使用此雙標靶藥物療程。所幸自今年3月1日起,肺癌患者符合「無法手術切除之腦轉移」、「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且帶有「EGFR Exon21 L858R 活性化突變」等3大條件,可於晚期第1線治療申請「抗血管新生合併EGFR雙標靶藥物」,並由健保給付。

廖唯昱提醒,接受抗血管新生合併口服EGFR雙標靶治療前,仍須接受醫師評估是否有禁忌症,如合併高血壓控制不好、蛋白尿、有出血問題等;治療中可能產生皮疹、腹瀉、肺出血等副作用,若有任何不適,應立即與醫師反應,讓醫師能適時評估與調整用藥。

陳育民指出,台灣每年有1.4~1.6萬位新發肺癌患者,其中符合上述條件的患者,每年估計有300~400位患者可受惠。他呼籲,肺癌患者透過不同藥物搭配,皆有機會穩定病情,將肺癌如同慢性病般穩定控制,即使罹患晚期肺癌也不要輕易放棄,仍能維持與常人無異的正常生活。


感謝好友破千!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留言抽獎送3000元禮券!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