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祥蔚》法軍攻臺時,龍山寺千人打罵軟禁劉銘傳的真相
【聚傳媒賴祥蔚專欄】清朝從鴉片戰爭之後,屢屢遭到西方列強軍隊的打擊,一敗再敗。只有在中法戰爭時,在臺灣與越南先後打敗法軍。其中,領導臺灣打敗法軍的是劉銘傳,他也因此成為抗法戰爭英雄,後來臺灣建省時擔任首任巡撫。
有人說,劉銘傳在法軍攻臺時,一度畏戰想逃,結果在艋舺龍山寺被千名群眾打罵軟禁!
說這話的人是英國蘇格蘭籍商人陶德,西元1860年抵達臺灣,後來把烏龍茶賣到美國,掀起國際風潮。
西元1884年到西元1885年,法國軍艦圍堵北臺灣長達六個月,所有貿易被迫中斷。這段時間陶德勤寫日記,還兼職當起了香港英文報紙《Daily News》的通訊記者,記錄法軍封鎖淡水(當時名為滬尾)的見聞。
《Daily News 》的俗稱是《孖剌西報》,這奇特的名字是當時香港人對該報主編Murrow的譯稱,孖剌發音是「媽辣」。
陶德的英文通訊報導,後來集結出版,中文翻譯的書名是《北台封鎖記:茶商陶德筆下的清法戰爭》。書中對於劉銘傳在艋舺被打罵一事,也引述了擔任海關稅務司的法來格的報告,指責劉銘傳從基隆退到臺北,帶了千名士兵以及金銀珠寶細軟想逃,結果被民眾包圍打罵,還被軟禁在龍山寺。
很多相信這段記載的人,都引述陶德的書,卻不知道有些文字是引述法來格的報告,也不知道兩位洋人對這件事不是親見而是聽聞,更不知道法來格的報告寫了劉銘傳遭到民眾打罵後,還有很重要的一段:「爵帥惟曰:『好!好!爾輩欲我戰乎?我今即回基隆去。但爾輩誰為願隨我去者』?言甫畢,計挺身前立願隨爵帥去者約有千五百人。爵帥即以火槍、銀錢分給此眾,帥之而行。聞沿途添收樂從人民,已計有七千之多。」
按照法來格的說法,當天龍山寺前聚集包圍劉銘傳的人潮中,光是願意去反攻基隆的就有一千五百人,劉銘傳就給他們火槍跟銀錢,然後出發,一路上還有人陸續加入,總共有七千人。
這段記載看了讓人慷慨激昂,但是臺灣抗法之役卻沒有這支民兵部隊的記載。在基隆抵抗法軍的民兵,最有名的是霧峰林家的林朝棟,他率領五百名土勇到第一線協助清軍,在大雨之中血戰多日,終於守住陣腳,沒有讓法軍攻進臺北。
陶德書中引述法來格提到的七千人哪裡去了?
比對一下,看看劉銘傳怎麼說。
劉銘傳說,他的軍隊在水返腳(汐止),臺北只有幾十名親兵。臺北府書識陳華動員了艋舺一千五百人,想索討三倍餉銀。依據劉銘傳的說法,他沒見這些人,只讓陳華把人帶去水返腳。後來因這些人不能作戰,裁撤到只剩三百人調派觀音山。
前述說法的出處,是劉銘傳寫的奏摺:「臺北府書識陳華聲稱,願招土勇一千五百人,自備鎗械,包取基隆,每月每勇需銀洋十二元。」
這裡也提到一千五百人。但因為當時「淮楚營制,每營祇月餉四兩二錢」,所以劉銘傳不同意。
結果「該勇俱知臺北府無兵,祇親兵數十名,即聚眾吶喊鼓譟。臣派弁往看,陳華所募,皆城外艋舺市井之徒,器械毫無。當傳陳華來見,諭以兵餉不能加增;如果能克基隆,立給賞號銀二萬;先發十日口糧,令其帶赴水轉腳,聽候曹志忠調遣。嗣曹志忠見其勇多滋擾,器械毫無,…先行挾以兵威,裁去五百名,復調三百名赴觀音山,歸柳泰和裁併,其餘隨即一併裁撤,費餉一萬餘兩。」
按照劉銘傳的說法,這一千五百名「市井之徒」聚眾鬧事,但根本沒見到他,領了十日口糧就被領派到水返腳(汐止),後來因為沒有紀律,不能作戰,只留下三百名改派觀音山,其他陸續裁撤,前後耗去口糧一萬多兩。
劉銘傳在奏摺上說:「此即左宗棠疏中所稱各將領以及土著之人願告奮勇攻基隆者,係九月初旬事也。」
陶德與法來格記載的其實都是傳聞,而且很可能是跟劉銘傳淮軍系統嚴重不合的湘軍系統放出來的消息,因為湘軍領袖、欽差督辦軍務左宗棠也上了奏摺,先轉述同為湘軍的臺灣道劉璈意見,後來又上奏了一次。當然,只提土著願戰,對於劉銘傳被打罵軟禁這種事情,左宗棠與劉璈都沒提。試問,如果真有淮軍劉銘傳畏戰想逃而慘遭民眾打罵軟禁的事,湘軍會放過嗎?
兩相對照,人數、火槍、銀兩、事發經過,出入都不小。孰是孰非,讀者或可自行判斷。
延伸閱讀:賴祥蔚》劉銘傳在龍山寺慘遭打罵軟禁?
作者為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歷史作家
照片提供:賴祥蔚教授
本文摘錄自作者新書《穿越臺灣趣歷史2 :顛覆歷史》(暫訂)初稿
●專欄文章,不代表聚傳媒J-Media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