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竹筠
中華傳統文學語言,其漢字意相近,形不同的,比比皆是。比如“上揚州”和 “下揚州”的“上”與“下”,意思皆“來揚州” (come Yangzhou)。這就如絢麗多彩的萬花筒,萬變不離其宗。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杜甫《解悶十二首之二》“商胡離別下揚州,憶上西陵故驛樓。”詩句,耳熟能詳。成語“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 世人皆知。還有隋煬帝的《泛龍舟》:“舳艫千裏泛歸舟,言旋歸鎮下揚州。”,亦能背誦。至於南朝人《那呵灘》“聞歡下揚州,相送江津灣。”等,亦有人知曉。 “下揚州”與“上揚州”,究竟說啥好呢?筆者略表淺見。
隋唐揚州,人文薈萃,經濟文化十分繁榮,堪比今日上海、廣州等一線大都市。因人傑地靈,故文人墨客紛紜而至。張祜之詩曰:“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不但文人墨客想到此一遊,普通百姓亦欲來揚安居樂業。甚至死了,也要葬在揚州。於是,全國南來北往的人,包括絲綢之路上的胡商,“上揚州” 、“下揚州”絡繹不絕。
竊以為,“上揚州” 、“下揚州”作名詞用,“上、下”有方位之差別。從地理位置和水上交通來看,“一江春水向東流”。揚州位於長江下游,與大運河交匯處。黃鶴樓則在長江中游,“故人西辭黃鶴樓”,孟浩然乘舟由西向東,順流直下揚州。西域商胡沿陸上絲綢之路,從西域跋涉長安到洛陽,亦坐船沿大運河下揚州。至於隋煬帝“言旋歸鎮下揚州”之“下”嘛,江都,畢竟是隋煬帝苦心經營多年的“陪都”。“下揚州”,除了出發地在西,揚州在東外,有居高臨下,至尊至貴的意思。“聞歡下揚州,相送江津灣”之“下”,前面一個“歡”,後面一個“送”字,說明“下揚州”的歡愉心情與依依不捨。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此成語,除了出自《殷芸小說·吳蜀人》外,清朝人編的《全唐詩·言志》注釋,亦與《吳蜀人》所載雷同。“上揚州”的“上”,做動詞時,可與“上、下”通用。均表示“去”或“到”。後人評述,此處“上揚州”,乃追求美麗的夢,幸福的路。上揚州,不但吸引“腰纏十萬貫”的富商巨賈,遊山玩水,縱情歡樂。還引進 “騎鶴上揚州”的投資創業者,從事商業貿易,發財致富。故,揚州是個好地方, “騎鶴上揚州”,誰都想來。至今,不但揚州周邊的村民,有句口頭禪:“上揚州”,外地人亦說:“上揚州”。
其實,“上揚州”和“下揚州”一個樣。好比“三寶太監下西洋”之“下”,開闢海上絲綢之路,送經取寶。 “上東洋日本” 、“下西洋歐美”之“上、下”,乃向外界學習先進科學技術,促進中外經濟文化、商業貿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