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海峽觀論》從政黨輪替看臺灣的民主發展與前景/魯云湘

台灣好報/ 2024.03.06 10:10

魯云湘(自由撰寫人)

近期,筆者聽聞大陸某位雜誌總編輯說了這麼一句話:『臺灣實行近三十年的民主實驗基本失敗。』這是這位總編陪其夫人回娘家探親時,觀察臺灣社會的三個心得之一。除了其餘兩點感想觀點,筆者頗為認同外,唯有此點不太苟同。

因為政黨輪替反映了臺灣民主政治的成敗。

自2000 年的第十任總統選舉,歷經2008年的第十二任、2016年的第十四任。至今為止,臺灣地區總共經歷過三次政黨輪替,而且都是和平地完成政權交接。我們應當清楚明白:一個國家、一個政權,能夠和平、不流血、沒有發生暴動地完成政黨輪替,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事情。因為政權的更迭,完全是可以藉由暴力或革命的形式來完成的。

面對如此特殊的情況,我們應該說是臺灣人民的民主素養與公民意識很高嗎?也許吧!畢竟政黨輪替,被視為一個國家的民主制度健全的象徵,代表該國的民主政治發展成熟。

但是,在臺灣地區,更多的是人民的特性。

臺灣文化和歷史都是多元而複雜的,因為涉及了不同的族群、文化、政權與思想的交流和衝突。但今天不談歷史,只討論島內漢民族的特性。

身為多元移民文化的一員,筆者長期以來均在觀察臺灣人民,歸納出幾點特性。而這幾點特性,也許可以間接地說明為何臺灣可以實現三次和平的政權輪替:
一、 務實。臺灣人務實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臺灣漢民族的先祖(並非1949年來臺的族群,而是明清時期來臺的族群),基本上是在大陸地區活不下去,冒著違反海禁律法,決定鋌而走險出海討生活的一群人。而他們的後代,骨子裡流的基因、血脈,都是想著如何好好活著、好好將日子過下去。

二、 現實。自己有沒有優先獲得利益,或是享有應得的福利,能否滿足生活日常所需的基本條件,是臺灣人民的特性。你可以說他們自私,沒有大公無私的精神,或是愛國情操。那是因為沒有什麼事,比填飽肚子、生存下去更加重要。

三、 怕死。這裡指的不是貪生怕死,相反地,臺灣人很珍惜生命。要知道臺灣的生活環境之差,是足以列入史冊紀錄的,當時甚至留下了“鬼島"的暱稱。為了能獲得優渥的土地和乾淨的水源,所以經常爆發民亂,但那也都是為了能生存而引起的。

綜合以上三點,可以知道臺灣人民是實際、同時也實在,與隨著國民政府遷移來臺的族群,有著明顯不一樣的想法跟觀念。因為他們普遍都存有靠政府,還不如靠自己的念頭。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自從臺灣推行民主政治後,每當選舉結束,都是相對和平的,沒有發生太多大規模的暴動。不是大家不關心,而是選完了,隔天還不是照常一樣要工作來養家糊口?

所以,臺灣人的特性,可以用夏商民歌《擊壤歌》來詮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與歐美的民主制度發展相較,臺灣的民主仍然非常年輕,但我們仍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就。好比2024年的總統大選,三個政黨候選人的得票數,分別代表了以下的意義:其一、獲得個人利益;其二、追求國家大義;其三、改變藍綠惡鬥。我們有因為這樣的結果,而引發任何流血暴動事件嗎?不!臺灣人是很實在的、實際的,我們清楚地知道,和平的日子、穩定的生活是得來不易的。面對如此的結果,卻說出臺灣的民主是失敗的?不免貽笑大方。

筆者生長在臺灣數十年,都不能說非常瞭解生活在這座島上人民的想法了,只能透過觀察來得出自己的觀點。更別說沒有瞭解臺灣人的歷史過去、民族特性、文化脈絡,或是只單單跟幾個臺灣人接觸、來往過,就自以為是的理解臺灣的社會環境,然後大言不慚、大放厥詞。如此自大狂妄之徒,也是臺灣人民典型的討厭對象。(照片資料照)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