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谷翔平 徐名駒 鼎泰豐

胰臟水泡「腫」成癌化 內視鏡超音波精準判斷

健康醫療網/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2024.02.27 14:00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胰臟位於後腹腔,發生腫瘤初期通常不會出現症狀,因此往往需要透過檢查才被發現。其中,胰臟囊腫是比較常見的情況,它就是大家俗稱的「胰臟水泡」,約有10-20%的成年人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此狀況,85%是因胰臟發炎後產生的偽囊腫,15%才是真正的囊泡跟囊腺腫瘤。

囊腺腫瘤分四種 治療層級皆不同

臺中榮總胃腸肝膽科曾敬棠醫師解釋,囊腺腫瘤主要分為以下4種:漿液性囊腺腫瘤、黏液性囊泡腫瘤、胰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還有在年輕女性比較容易發生的固狀偽乳頭狀腫瘤;而後三者有較高癌化風險歸類在「潛在惡性」腫瘤,因此當發現「胰臟水泡」時建議要做進一步影像學檢查,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當發現胰管變粗、囊腫大小超過3公分或是裡面有不規則固形物存在時,可以再做「內視鏡超音波」以提高診斷率。

同時可做內視鏡超音波導引細針抽吸術抽取囊腫內液體,進行黏稠度、腫瘤指數、胰澱粉酶、細胞學檢查及病理檢測。相較於一般的手術開刀方式,由於這種方法使用的針很細,所以造成的傷口非常小。此外,穿刺完成後,胃壁和腸壁會迅速合上,無需擔心之後是否會產生穿孔等問題。

反覆性胰臟炎 癌化可能增高

一位中年女士因反覆性胰臟炎多次住院,核磁共振發現胰臟頭有一顆3.4公分大的囊腫且胰管變粗,影像上認為是因胰臟炎造成的良性偽囊腫,病人血液的胰臟腫瘤指數CA19-9正常,但近期囊腫仍持續變大,因此安排進一步的內視鏡超音波檢查合併內視鏡超音波導引細針抽吸術(EUS-FNA),胰臟液體分析結果顯示腫瘤指數(CEA)偏高,加上病人有反覆性胰臟炎的症狀,懷疑有癌化的可能性,後續幫病人安排手術。

最後,病理報告證實為胰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併高度分化不良的癌前病變,病人因接受了內視鏡超音波併細針抽吸術,得到的結果提供病人正確精準的判斷,以利後續治療。曾敬棠醫師建議胰臟囊腫的病人,在病情需要下接受內視鏡超音波檢查,及必需的細針抽吸術分析囊腫液體,以利判斷後續是否需要手術或持續影像追蹤。

【延伸閱讀】

「這4癌」無有效癌症篩檢實證!胰臟癌也是其一 如何及早發現就醫診治?

胰臟癌首次闖入十大癌症 醫:能於早期發現,大多是健檢助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09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