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菸草可以吃嗎 陳傑憲 棒球

低調宗祠 板新雙和開墾者的活見證

聚傳媒/ 2024.02.26 07:01

低調宗祠   板新雙和開墾者的活見證

低調宗祠 板新雙和開墾者的活見證

【聚傳媒特約記者賴御文報導】板橋後埔街有一間低調的宗祠,上面寫著「林氏大房」(見照片,記者攝),讓人想起板橋林家。

提起板橋林家,很多人會想到的是林本源,有人還以這是人名。林本源其實不是一個人,而是板橋林家林國華與林國芳兩系的商記合稱,如今已經成為板橋林家的代名詞。

最早的板橋林家其實是林成祖家族,有一種說法指出這是林秀俊設立的商號,但是也有另一種說法說林秀俊在五十歲後自號「林成祖」,詳情待考,可確定的是,林秀俊才是最早開墾板橋的林家人。

林秀俊是漳州漳浦人,康熙三十八年(西元1699年)出生,雍正十二年(西元1734年)來臺,先住大甲,擔任通事,負責番社與官府的翻譯、溝通,他也承租番田,設立林成祖商號,招佃開鑿大甲圳,田地大增於是致富,再北上到擺接堡和興直堡,擔任通事並且開墾,開墾的地方包括現在新北市板橋、中和、永和的全部,以及新莊平原的大部分地區,包括土城、三重和五股。

當年板橋幾乎都是平埔族擺接堡社的範圍,林成祖的開墾遭到了原住民的強烈反對,本來難以繼續,適逢傳染病盛行,林秀俊懂醫術,救治很多人,原住民頭目因為感謝,不只同意開墾,還把女兒潘氏許配給他,從此漢人才能在板橋開墾,而且變成漳州人在北臺灣的重要根據地。

林成祖為了方便灌溉,在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開鑿大安圳,從現在的土城接引大漢溪水進入板橋,圳長三十多里,因為洪水而屢毀屢修,歷經二十年,最後終於開鑿成功,才能順利開墾板橋的土地。

林秀俊同時還開鑿永豐圳,在乾隆十八年(西元1753年)完成,引新店溪水灌溉現在的中和及永和,順利開墾更多土地。

成為巨富的林秀俊,開墾的土地還包括現在的新莊、三重、五股等地。到了乾隆二十九年(西元1764),林家在板橋大建房舍、公館以及倉庫,形成今天的後埔街,大房居住的後埔公館也是開基祖厝;二房住在新埔公館,三房住在深丘公館。除此之外,在枋寮(現在的中和)新莊以及擺接十三莊都設有公館,負責收租及納穀等業務。林秀俊家族在內湖也有上公館和下公館。

林秀俊卒於乾隆三十六年(西元1771年),墓地在現在臺北市內湖區舊宗路二段的遼闊草地上,也是很顯目的地標。

因為水圳的維修需要持續投入龐大費用,林秀俊家族不願再繼續,流經雙和的永豐圳逐漸荒廢,到了乾隆60年(西元1795年),才由張仲裔、林登選合夥,開鑿原本的故道。至於大安圳,林秀俊的第四代孫林步蟾,在道光二十六年(西元 1846年),把所有權轉讓給有遠親關係的林本源家族,板橋發展從此進入林本源家族的時代。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