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響應母語日 科教館互動攤位用母語搞科學

客家電視台/陳郁心 林柏均 臺北 2024.02.25 20:00
響應2024國際母語日,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25日設有15攤,客語、河洛語以及原住民語,互動攤位,同時也上演多場的科學展演,用母語玩科學。 「腳抬高囉,去囉,嗚。」 當液態氮,接觸到較高溫的地板,瞬間揮發為水蒸氣,讓小朋友就像身處雲霧裡,驚呼聲連連。 「碰到外面的空氣是不是比較熱,對,所以就會熱脹冷縮,小朋友講一次,熱脹冷縮,好棒喔 大家好厲害。」 液態氮不只帶來視覺震撼,零下195度的低溫,也能讓物體熱脹冷縮,講師用客華語介紹,搭配和孩童,視覺、觸覺有趣互動,演繹物體物理和化學變化的過程。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今年國際母語日活動,以「生活」為題,現場也有15個客語、河洛語,以及原住民語團體設攤,透過故事、手作等方式,推廣本土語,而這兩位小妹妹才剛聽完故事,就迫不急待想和大家分享。 學員 鍾小妹:「客家人蓋土地公廟的話,他就是蓋的可能會比較簡陋一點,就用石頭堆一堆一堆的,他講、講很多的土地公,比如說什麼樹頭伯公,然後什麼庄頭伯公。」 學員 王小妹:「找怎麼做很大的紅粄,他就問了很多的人,他和阿婆說,我 我知道 紅粄怎麼做了。」 另外館方觀察,今年推廣客語,設攤數量更盛往年,想學習科學客語的親子人數,也有日益增加的趨勢。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