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開講台灣人的故事》修行路上,天尊百現~寶生百法唐卡特展策展概述(上)

優傳媒/ 2024.02.22 16:58

2024年1月18日至3月4日,雲林縣古坑鄉福智教育園區活動中心舉辦「天尊百現-寶生百法唐卡特展」,本圖為展場全景空拍圖。展覽架構依照本尊各自不共的功德,分為「悲心」、「智慧」、「大力」、「福德」、「事業」、「圓滿」,加上祖師實證得道的「修道」等七區。展出108幅《寶生百法》本尊佛菩薩、7幅典藏唐卡及5幅傳持本尊修法的祖師唐卡,共計120幅。展名「天尊百現」,代表圓滿二資成就大菩提的諸佛,因眾生種種不同根機,而顯現出種種不同形像利益眾生。(圖/大慈恩譯經基金會提供)

 

作者:林明美

 

最近有機緣協助大慈恩譯經基金會,規劃以佛法修行為主軸的唐卡特展,該展已於日前於福智教育園區活動中心順利開展,吸引許多學員、居士及僧團慕名前往。主辦單位為顧及展示效果與參觀品質,原僅採團體預約限量制度,但,甫於網路平台公告預約,即一團難求,因而在各界要求下,不斷修正預約辦法,並開放部分自由行觀眾入場,以提升人流容量,滿足學員要求。

 

展場內觀眾雙手合十虔誠問訊主尊唐卡。(圖/大慈恩譯經基金會提供)

 

這是融合專業展覽與修行體驗於一體的創新做法,相信不只國內,就是在國際間,亦很少有此種「宗教」與「文化」跨域整合的做法,當然,更是和個人多年熟悉的博物館策展經驗,大不相同。

 

喜瑪拉雅佛龕特展--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

國立亞州藝術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sian Art),屬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森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e)博物館群之一,其豐富的亞州藝術收藏傲視全球。但如同大英博物館、羅浮宮等國際知名博物館一般,過去常見的佛教文物展示規劃設計,常延續西方美學概念,偏愛佛、菩薩等雕塑藝術,多以其藝術性為設計訴求。

 

這種脫離宗教信仰與人文脈絡的展示設計手法,領導了近百年來佛教文物展示風潮。因而當亞洲藝術博物館在2017年,展出「遇見佛陀:亞州藝術與實踐」特展,並推出由西藏藝術知名收藏家,艾莉絲‧坎德爾博士(Alice S. Kandell)捐贈的藏傳佛教「佛龕」展廳,實體與線上特展時,特別引起了我的注意。

 

為什麼呢?因為展廳的展示手法,不再以西方藝術美學,或博物館展示美學為主,而是依照藏傳佛教信仰體系的脈絡,架構文物位置,著意彰顯佛像、唐卡、吉祥物及供養品之間的關係。

 

這樣的展示手法,在民俗類或宗教類博物館中,或許可能以「情境重現」、「生態造景」的展示手法出現,但出現在藝術類博物館中,就顯得特別與眾不同了。

 

美國史密森學會博物館之一,著名的國立亞州藝術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sian Art),於2017年至2020年「遇見佛陀:亞州藝術與實踐」特展中,推出「佛龕」特展廳。(圖/摘自Sacred Space: Tibetan Thrine特展網站)

 

呈現佛教文物脈絡關係,複製情境重現的神聖空間

信奉藏傳佛教的藏人家中幾乎都設有佛龕,無論是誦經、祈禱或觀想、儀式等,多在供奉佛菩薩的佛龕前舉行,是家中或寺廟中的神聖空間。亞洲藝術博物館這項佛龕展廳的展示,以位在喜馬拉雅山聖地藏傳佛教的宗教信仰擺設為根據,力圖恢復佛教文物間的脈絡關係。

 

山洞中的佛龕繪畫與供品擺設。(圖/摘自網路)

藏人家中傳統佛龕擺設。(圖/摘自網路)

 

從上面亞洲藝術博物館「佛龕」展廳的圖片中,可以清楚看到,無論是供桌上的佛像,或牆上懸掛的唐卡,多是一個挨著一個,近距離甚至重疊的擺設,各種成組的佛造像及唐卡的擺設位置,均以藏地傳統習俗方式呈現。

 

這種與藝術類博物館抽離文物脈絡,重視文物距離感的的展示手法,有著極為鮮明的差異。加上展場播放藏僧低沉的誦經聲,明滅的燈光設計,呈現佛龕上酥油供燈的閃爍等,使觀眾有如置身藏地佛龕,享受寧靜與觀想的藏傳佛教氛圍。

 

博物館中的展覽是否允許宗教行為?

這種「情境重現」的手法,複製了原生態,也傳遞了宗教「神聖空間」的氛圍。身為多年的博物館人,不自禁想起,如有藏人走進該展廳,情不自禁的要雙手合十問訊,或五體投地做大禮拜時,館方不知會如何處理?

 

個人之所以會浮現這項疑問,主要是因為博物館屬於公共場所,為了維護公眾秩序和文物保護,通常不允許展場有祭拜或其他宗教儀式。究其原由,一方面是為保護文物安全及其他觀眾權益,另一方面則是博物館需尊重各宗教信仰的平等和多樣性,避免可能引起爭議或衝突的行為。

 

另外,博物館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教育和展示文化遺產,通常不允許在展示區域內進行宗教祭拜。不過,因應博物館類型不同、或因各館策略不同,或因當地宗教對象的特殊性等,館方也有可能在館內提供某特殊場所或空間,供教徒進行宗教儀式。

 

想來,亞洲藝術博物館「佛龕」展廳趨向尊重宗教傳統神聖性的展示設計,可能容許信徒表達心中的虔誠吧!

 

特展初步規劃

 

一年多前,剛接到師長指示授予策展任務時,了解到基金會因祈請獲得眾多本尊修法傳承的因緣,與藏地專業唐卡畫院合作,歷四年多,繪製成約五百幅「寶生百法」唐卡畫像。

 

如佛經《文殊根本續》記載:「能人王宣說,見畫像得益,但見即清淨,故僅一剎那,即令身心淨」。基金會以佛經所述,見到造像並瞻仰聖像,即能獲得大利益,因而希望舉辦本尊唐卡特展,不僅饒益眾生,且希望因百幅以上的唐卡數量,在展場中形成有如「天尊百現」般加持震攝效果,增加觀者修行道路上難能可貴的資糧。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成立的目的,以透過傳譯漢藏經典、保存佛教文物等工作為重要使命,過去已陸續出版多部從藏文翻譯為漢文的重要經典,熟悉文物內涵與研究,但不曾辦過專業展覽。因此,希望個人協助策劃能呈現、呼應文物內涵的展示規劃與設計,提高利益大眾的影響力,未來如有機緣,亦可能舉辦國內外巡迴展。

 

此次在園區舉辦的特展,是巡迴展中的首輪。原本希望在公眾較熟悉的公私立博物館等特展場地,對大眾開放,後因機緣不足等原因,修正為較保守的特展營運模式,目標對象為學員及其眷屬,地點則選擇在福智教育園區活動中心,同時,徵得園區內中、小學師生的配合,得以前後展出41天(農曆過年期間休館5天)。

 

通常進行展示規劃前,如能充分收集與展示主題相關的研究資料,進而提出初步展示構想,策展的推動自然比較容易。但此次一方面是臨危受命,再方面是展示物件與展示脈絡之間的關係,是在啟動策展模式後才開始,自然需要時間磨合。

 

也因為如此,有關唐卡展品的研究內涵,各唐卡展件間的關係,以及展示軸線如何「說故事」?這些資訊與文稿,都是在決定展出日期、地點後,才陸續發展出來。

 

所幸,啟動時間是在展期一年多前,時間雖不充裕,但還有機會仔細討論。經過一次次的跨國線上討論,以人類學田野訪談技巧,從問題中找答案,再以嘗試錯誤(try and error)的方法,積極尋找正確方向。皇天不負苦心人,很快地,在基金會指導下,確定展覽名稱,再不久,展出物件類別、數量,與研究內容也逐步確認。

 

這段訪談式的展示第一階段「概念」設計期間,雖然確認了展示基本資訊與需求,但展前珍貴的半年多時光,已然悄悄逝去。而且合作的展示設計公司對於此次唐卡展覽的詮釋方式,也歷經多次嘗試,才能逐漸掌握設計方向。

 

不容易啊!此次唐卡展覽規劃,不但不是一般常見的「藝術美學」方式,甚至,最需要的是,如何精準呈現唐卡文物蘊藏的宗教意涵。

 

羅睺羅尊者(梵語Rāhula), 義為覆障、障月或是執日。十六大阿羅漢之第十尊,為佛陀出家前之子。 (圖與文/摘自大慈恩譯經基金會網站)

 

調伏躍動煩惱的心,需要修行實證

 

展覽的主題是「寶生百法」唐卡,這些唐卡是提供本尊修行時必備的法寶。但是,人們為何要修行?修行的目的又是為了甚麼原由呢?

 

佛法如是說,世人當各種煩惱現起,心無法自主自在時,會因煩惱產生許多傷害自己或他人之事,此種積習,歷經累世生死輪迴,不停重複流轉。

 

佛陀修行有成,獲得實證,觀見一切痛苦的根源,來自無明的自心,如能修習調伏內心的方法,始能降服自心煩惱,進而達到從內而外的圓滿境界,得到真正的快樂。

 

但在這修習的過程中,就如需要父母協助出生兒女,學會爬、走、坐、臥,還有語言、文字、禮俗一般,調伏內心的過程更艱難,更需要覺者,也就是佛的教授。但覺者雖具有慈悲與智慧雙運的能力,卻因為世人累世造就的業果或個人因緣,無法饒益所有眾生。

 

因而,歷劫以來,諸佛功德雖同樣圓滿,但卻隨著世人的根基及因緣、欲求等,發心應化成許多不同的化身,示現種種不同的本尊接引眾生。如《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

 

這些修法曾由許多不同的阿闍黎(佛教用語,意為導師或上師,即以其智慧及楷模教授弟子佛法的師父)傳承下來,但傳承日久出現散失危機,因而有志大德將這些傳承匯集起來,集中而成《寶生百法》著作。

 

六臂智慧怙主(梵語Mahākāla,藏語ཡེ་ཤེས་མགོན་པོ),又稱大黑天、瑪哈嘎拉,為觀世音菩薩化現的忿怒尊,特別聽命於大威德金剛的敕令,誓言守護佛法的出世間護法,是藏傳佛教格魯派主要依止的本尊之一,並與多聞天王、閻摩法王同為守護成佛次第的三士道護法三尊。除了黑色一面六臂形相外,也有身色鮮白、一面四臂等各種化現。(圖與文/摘自大慈恩譯經基金會網站)

 

何謂寶生百法唐卡?有何功能?

 

藏傳佛教中極負盛名的《寶生百法》,全名為《四部密續所出海衆本尊之修法・摩尼生源》,是將眾多本尊的修法,攝集在一處的法門,其撰述者為西藏前期的覺囊派高僧多羅那他(1575-1635),又名貢嘎寧波・扎西堅贊。其後格魯派的第七世班禪大師丹白尼瑪(1784-1854),又撰述了《匯整寶生百法中所出諸本尊修法次第・明示寶生百法意涵》,對其內容進行了合適的廣略合宜的補充,從而使此法門得以廣為流傳。

 

■此次展出的寶生百法唐卡,即是根據多羅那他大師彙整的百法專書委託繪製而成。展覽架構依照本尊各自不共的功德,分為「悲心」、「智慧」、「大力」、「福德」、「事業」、「圓滿」,加上祖師實證得道的「修道」等七區。展出108幅《寶生百法》本尊佛菩薩、7幅典藏唐卡、及5幅傳持本尊修法的祖師唐卡,共計120幅。展名「天尊百現」,代表圓滿二資成就大菩提的諸佛,因眾生種種不同根機,而顯現出種種不同形像利益眾生。

 

(欲知更精采的策展理念,請看下集!)

林明美,台灣桃園人,台大人類學系畢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碩士暨傑出校友,文化大學都市計劃博士,一生熱愛文學寫作,長期視博物館發展、文化資產、考古遺址保存為己任。

她是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創館館長,一手打造該館和八里左岸的相依共存關聯,並曾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及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組長等職,現任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籌備處主任。

林明美為桃園蘆竹區望族後代,家族多從事教育及治理鄉里事務,日治時期更有叔祖赴日求學或留學滿洲、創業等。偶然機緣下接觸學界相關研究出版,揭露家族自清代歷日治至現代以來,與當代社會的淵源,燃起她血液中一直存在的探索DNA。

本系列文章以她的家族為經,聯結歷代社經文化脈絡,兼具史實與趣味性,極具可讀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