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全球有20億人生活在水資源缺乏區域,當於每4人就有1人只能喝河川、湖泊或淺井的水。這些水源可能被糞便污染,傳播致命疾病,包括霍亂和腹瀉等。尤其,每年有多達48萬5千人死於腹瀉,其中,五歲以下的兒童,更是每天高達近800人。
考慮到最低度開發國家缺乏電力,以及重大災難後的災區停電狀態,能採手動操作、不需電力的淨水器,就成了居民最迫切的需求。所以,擁有化學專業背景的慈濟科技大學校長羅文瑞,主動研發「可逆洗的攜帶型淨水裝置」,不但以手壓打氣筒來取代電力,並用隨手可得的衣服碎布,作為初步過濾。再透過濾芯進行兩次過濾,就能有效排除90%以上的細菌。
考慮到濾芯用久了會卡污垢,「可逆洗的攜帶型淨水裝置」還具有「逆洗」功能,也就是在每天淨水後,轉個開關,就能直接洗掉卡垢,進而延長淨水器的使用壽命。尤其,不論是污水瓶或淨水瓶,也全都採用瓶口大小一致的寶特瓶,既方便取得,成本又低,居民不需再花錢買耗材,非常高CP值。
特別的是,「可逆洗的攜帶型淨水裝置」輕薄短小,不論婦女或小孩都能拎了就走,非常適合家家戶戶帶到就近的水源地過濾,也無需在災區排隊,等待消防隊給水。有別於市面插電的淨水設備,看似陽春的「可逆洗的攜帶型淨水裝置」,其中的設計理念,卻完整考慮了最低度開發國家居民或災民的生活處境,因此獲得企業青睞。
「有潔淨的水,才有健康的根源!」二月二十一日,慈濟科技大學校長羅文瑞、創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陳建宏,共同簽署「可逆洗的攜帶型淨水裝置」專利授權,正式進入商品化階段。
曾經與慈濟合作救災的創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陳建宏表示,常跟隨慈善團體參與國內外救災,最常看到的景象,總是充滿垃圾、髒污、衛生條件不佳、醫療資源匱乏等,非常容易導致民眾生病。希望藉由雙方合作,能把淨水器送到更多缺水的國家和地方。
慈濟科技大學校長羅文瑞表示,可逆洗的攜帶型淨水裝置,具有無電環保性、體積可變性、過濾逆洗性、零件可換性、耗材可近性、以及回收再生性,符合聯合國SDGs 6淨水與衛生目標。進而呼應慈濟環保5R的理念,包括refuse, reduce, reuse, repair, recycle,期待有效改善非洲地區的飲水品質,降低因飲用不潔水而導致的疾病發生率。
撰文/葉秀品;攝影/蔡淵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