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綜合報導
屋主開價比銀行鑑價多了100萬元,這樣的物件你還會考慮嗎?有網友就碰到這樣的問題,在臉書社團「買房知識家A你的Q」訴苦,指出近來看上相當中意的物件,結果屋主開價比銀行鑑價多出了100萬元,令他很是猶豫。
原PO表示,該物件屋齡30年、小於15坪的一房一廳電梯房,請1、2間銀行初步鑑價為600萬元,貸款成數則最高可貸7成,約400萬元,不料屋主堅持要700萬元才願意成交。詢問其他好友,多半都認為這價差不太合理,即便700萬元勉強能負擔,但想到已看30多間房覺得心很累,現在不知如何是好。
網友們以勸退居多,但仍看自己是否能接受,「看到蛋白區近30年,因為坪數太小我不會考慮,蛋黃區能力所及就買了」、「真的不要買,這種套房系列的老屋真的不好貸,而且也很難貸到7成,最多也就6成而已,買這種房寧可租屋」、「建議您『不要屈就』,將來會後悔居多」、「才看30多間而已,別忘了還有裝潢費要留,不合意就再看看」。
也有人分析該屋主可能的心態,「硬買超過當區行情很多的小房,一定是很血性的投資客已經先將未來的漲幅套利在下一個買方身上了,買方需先被套利5~10年後,房價漲才是你的」。
消基會董事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日前說明,銀行在鑑價時,會針對房子的地段、屋況、屋齡、購屋人財力等狀況做評估,鑑價結果會影響貸款成數,如果房子條件好,像是機能好、交通方便、地段佳,因較易轉手保值,通常可貸款成數會較高;反之,地段差、屋齡高的房子,成數可能就會稍低一些。
張欣民也提醒,購屋前最重要的是先了解周邊的行情資訊、查詢實價登錄,除了同社區、同案子的價格須掌握外,類似產品開價與成交行情價格也都要做功課,這樣至少知道怎樣的價格是合理的。不過張欣民也提到,假設中意的房子比行情貴,只要價格別太誇張,多付出一點也是可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