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奕廷/綜合報導)今年有中國官媒摒用「dragon」,改為「loong」(龍的音譯)。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在報道「新春龍舞挑戰賽」活動時,將龍年譯為「Loong Year」,「龍舞」譯為「Loong Dance」,央視春晚吉祥物「龍辰辰」的英文名也譯作「Loong Chenchen」。
示意圖/龍年到來,中國網路上最近討論起龍年英譯時應譯為Dragon還是音譯為Loong。(擷取自Pexels)
隨著龍年到來,中國網路上最近討論起龍年英譯時應譯為Dragon還是音譯為Loong,儘管目前中國的中小學教材中,龍的英文多半譯為dragon,但《央視》近日報導稱,有許多網友曬出龍年照片時,龍的英文不再翻譯為「dragon」,而是「loong」。
報導還引述了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副院長彭萍教授指,19世紀初,英國傳教士馬什曼在著作中提到中國的龍,注音是loong,解釋時使用了dragon一詞,後來英國傳教士馬禮遜編出史上第一部《華英字典》,將龍譯為dragon,這個翻譯延續至今。
報導指出,西方龍是「口吐烈焰+巨翅長鱗+烈性如火」,形象負面,中國龍則是「馬頭+鷹爪+魚鱗+鹿角+蛇身+沒有翅膀」,代表好運吉祥。因此,「Loong」更貼近中國龍的原意。
示意圖/報導指出,中國龍的樣子形象跟西方龍不同,有正面吉祥的意義。(擷取自Pexels)
除了央視春晚將吉祥物「龍辰辰」的英文名譯作「Loong Chenchen」之外,中國官媒環球電視網(CGTN)也在報導「新春龍舞挑戰賽」活動時,將龍年譯為「Loong Year」,「龍舞」譯為「Loong Dance」。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卡耐基中國項目研究員莊嘉穎告訴《BBC中文》,此事反映出中國在習近平領導下,變得更加「民族主義」和強調「文化自信」。他表示,這承襲近年的「去英語化」趨勢,中國一方面盼表現出自主性,同時卻沒想清楚自己要什麼,因此在「民族自信」與「國際化」之間迷失。
更多引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