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提升海洋文化素養 國教署推「海洋職涯暨科普講座」

CNMA新聞聯合網/ 2024.02.04 08:00
記者:孫建東 台中報導

為推廣高中生探索海洋知識的興趣,教育部國教署委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辦理「海洋職涯暨科普議題講座」,透過演講以多元角度,提升學生海洋文化素養與海洋意識推動,以利培育未來優秀人才投入海洋產業的發展。截至112學年度共計辦理59場次、約8,507位師生參與。

  國教署說明,國立澎湖海事水產學校邀請國立中山大學副教授張詠斌,以「海海人生-海洋資源與海洋職業」為題,說明漁業外海洋資源該如何開發與應用,以及未來與海洋有關的新興職業。在現今的科技下,從事海洋相關職業已經變得很不一樣,比以往更安全,更有發展潛力,也鼓勵同學朝海洋相關職業發展。

  臺中市立大甲高中邀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專員黃立君,以「年年有魚?」為題,以「海鮮識試」測試同學對海鮮的熟識度,講解臺灣海鮮選擇指南分為紅、黃、綠燈的魚種有那些,及目前海洋漁業資源枯竭的現況,同時也講解海洋漁業資源枯竭的原因、影響及挽救之道,讓同學除了食魚之外也可以如何從自身作起,能對海洋環境有基本的認識與幫助。

  參與學生表示,透過講演認識很多不同的魚類,以及對海洋生態的環境影響更加了解。其中,更明確的知道哪些魚群是瀕臨絕種,也了解到人類對於海洋生態的迫害,感受到海洋生物的可貴,應該更加珍惜海洋資源。

  國教署表示,期望透過職涯與科普宣導提升高中師生海洋教育知能,喚醒孩子對愛海、知海的情感,進而提供學生了解未來海洋職業就業可能性與連接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