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多間宮廟發聲力挺北港朝天宮 推動「北港進香」登錄國家重要民俗

台灣好報/ 2024.02.01 19:35
▲北港朝天宮蔡咏鍀董事長表示:「北港進香」這個名稱本身涵蓋「北港刈火」、「北港進香期」兩項重要內容,自古以來,民間均習慣以「北港進香」稱呼。(記者蘇峯毅翻攝)

【記者 蘇峯毅/雲林 報導】登錄於106年的縣級民俗「北港進香」,從111年起,由文化部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啟動登錄重要民俗及認定保存者的審議程序,於1月31日於北港朝天宮文物大樓辦理審議前說明會,說明會現場匯集全臺各地多位連年自主自發參與「北港進香」的宮廟代表,並在說明會現場表示對本項民俗登錄為國家重要民俗以及保存者「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之認同。

▲北港進香的宮廟更遍及全臺各地甚至全世界,其中較為特殊的是客家地區至北港進香的傳統,讓媽祖信仰超越地域以及語言。(記者蘇峯毅翻攝)

「北港進香」登錄重要民俗審議前說明會,由文化部進行說明,說明內容包含審議及認定基準,以及相關權利義務及規範,說明會現場同時有文化部審議委員林茂賢委員及戴寶村委員參與,委員們均認同「北港進香」具有登錄重要民俗之潛質。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雲林縣是一個擁有豐富文化和歷史的地方,媽祖信仰是全臺灣民間信仰的核心,北港朝天宮則是全臺媽祖信仰總本山,而北港進香更是延續百年來的媽祖信仰行動。今日(1/31)「北港進香」登錄重要民俗審議前說明會,委員們均認同「北港進香」具有登錄重要民俗之潛質,包含持續由民間自主辦理及延續,同時也能取得地方社群及跨域群體之認同,並形成地方生活文化之一環,所蘊含的文化資產意涵非常深厚,對於臺灣民間社會的影響力更為巨大。

▲登錄於106年的縣級民俗「北港進香」,從111年起,由文化部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啟動登錄重要民俗及認定保存者的審議程序,於1月31日於北港朝天宮文物大樓辦理審議前說明會。(記者蘇峯毅翻攝)

林茂賢委員表示:全臺灣以漢人為主體的法定無形文化資產中與北港進香有關的民俗有好幾項,而北港朝天宮的「北港朝天宮迎媽祖」以及「北港進香」就佔了其中2項,可見北港媽祖信仰的重要性。而有關「北港進香」這項民俗的主體雖是由各宮廟主導,但是北港朝天宮身為本項民俗的當然保存者是沒有問題的,並希望北港朝天宮在認定為重要民俗保存者後,能積極辦理保存維護計畫,並鼓勵及引導各宮廟的傳統陣頭藝術能在北港進香民俗中延續。

▲全臺灣以漢人為主體的法定無形文化資產中與北港進香有關的民俗有好幾項,而北港朝天宮的「北港朝天宮迎媽祖」以及「北港進香」就佔了其中2項,可見北港媽祖信仰的重要性。(記者蘇峯毅翻攝)

戴寶村委員表示:以歷史觀點而言,臺灣史的明文紀載起於1624年,而「北港進香」民俗的歷史源流至少200年,可見這項民俗的深遠流長,且至北港進香的宮廟更遍及全臺各地甚至全世界,其中較為特殊的是客家地區至北港進香的傳統,讓媽祖信仰超越地域以及語言,也讓參與北港進香的宮廟更了解自家宮廟的歷史及文化網絡,凸顯出「北港進香」民俗的歷史文化重要性。

北港朝天宮蔡咏鍀董事長表示:「北港進香」這個名稱本身涵蓋「北港刈火」、「北港進香期」兩項重要內容,自古以來,民間均習慣以「北港進香」稱呼,北港進香是每年農曆1月至3月為主,但並不侷限於這三個月,進香團來自全臺各地甚至全世界,平均每年高達約3,000團至朝天宮進香,成為北港每年重要的獨特文化風景,北港朝天宮與各地進香團共同促成了北港進香民俗的運作,由民間廣泛自主自發參與且深具延續性的「北港進香」,若能成為國家級重要民俗,將成為這項民俗的最高肯定。

▲臺灣史的明文紀載起於1624年,而「北港進香」民俗的歷史源流至少200年,可見這項民俗的深遠流長。(記者蘇峯毅翻攝)

透過今日重要民俗審議前說明會的說明、討論及確認,最終確定以「北港進香」為重要民俗登錄名稱,全體參與者同時認同以「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作為保存者,文化部亦將把今日相關確認及建議事項,提報至重要民俗審議會上進行審議及決議。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