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莊豐嘉、陳信聰深度對談:「收藏價值」與「時間累積」 讓族群媒體成為關鍵存在

中央社/ 2024.01.22 09:42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122 09:42:08)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客傳會)發行的《靛花tien faˊ》雜誌榮獲2023金鼎獎肯定,1月20日下午,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卡夫卡(北流卡)舉辦歲末感恩交流會外,也舉辦一場深度對談,由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邦畛、公共電視製作人兼主持人陳信聰與媒體工作者莊豐嘉,以「族群媒體在數位時代的突破」為主題,討論媒體傳播的困境與突破,也讓參與民眾分享經驗,激盪族群媒體的新火花。

資深媒體人莊豐嘉、陳信聰一起出席《靛花》交流會,一起與《靛花》的在地記者及編輯,一起深度對談,暢談這份刊物如何發揮「收藏價值」與「時間累積」,亦期待《靛花》這份紙本刊物,能讓族群媒體成為關鍵存在。客傳會提供

「收藏價值」與「時間累積」,讓族群媒體成為關鍵存在

這場座談會的與談人之一媒體工作者莊豐嘉表示:「一個刊物要讓他可以收藏與實用價值,非常重要!」曾擔任華視總經理、前《台灣日報》總編輯、創辦網路媒體《新頭殼》的他,以豐富的媒體經驗認為刊物除了實用價值外,也要值得收藏,他一拿到《靛花tien faˊ》時,就有收藏的想法。

莊豐嘉也表示,紙媒雖在網路時代不吃香,但他認為「《靛花tien faˊ》不為傳播資訊而是傳播知識」,透過圖像思考設計的方式,讓價值提高,可以獲得「金鼎獎」殊榮完全不意外。莊豐嘉也回應族群媒體無法被大眾看見的建議,他表示《靛花tien faˊ》很多元素很漂亮,以現有的基礎,或許可發展影音,認為紙媒延伸到數位媒體,「有非常好的基礎下,搭配豐富數位的形式,就能被更多人看見。」莊豐嘉說。

而長期觀察媒體、身為公視《我們的島》主持人陳信聰也表示,他一拿到《靛花tien faˊ》時,一度認為「什麼年代了還有人出(紙本)這種東西,況且一年才出四次,要怎麼累積觀眾?」但他認為:「時間很重要,若透過時間的累積,靛花若可以再做五年、十年,在台灣可以成為非常關鍵的存在。」

「知識有價」盼從紙媒走向數位策展,展現傳播的價值

深度的對談也獲得許多參與者的回饋與討論,創辦鴻梅文創、或者書店的創辦人陳添順,在論壇上分享自己對於《靛花》通路的觀察,他說:「年輕人都會來看、翻,但很少買回去,而把《靛花》買回去多半是30歲以上至50歲的讀者,一方面是他們這世代的閱讀習慣,以及他們想透過這份刊物獲得知識。」

陳添順強調:「刊物的知識是重要的!」他把《靛花》放在書店顯眼的位置,也放在各客庄的書店,反倒買回去的不是客家人,倒是外來遊客,因為他們喜歡各種客庄的議題;最後他要大家反思為何《靛花》印出來很漂亮,卻賣得不是很好,「在數位媒體時代,除了紙媒的美感外,應該要觀察還有什麼形式可讓更多人願意去閱讀?」

陳信聰則回應:「網路時代最糟的就是大家不願意花錢買資訊。」他認為這個觀念很難被改變,他以自身節目的經驗分享,可透過其他影音形式拉抬電視專題,認為「靛花有是數位策展最好的基礎,以此往上面加才可以繼續突破。」

陳信聰也在對談中提出,媒體從紙本走向數位,內部會吵架吵很久,去思考迎向趨勢是否會傷害到我原先做媒體的初衷?自家的媒體是否要走向媚俗?如果有幫助就要去做,內部有可以吵架的氣氛是非常珍貴的,因為大家可以去往前去。

莊豐嘉則回應,經典是從流行而來,關鍵在於達到傳播的目的,要有影響力,像是電視劇《茶金》不僅在客庄流行,過去大家很喜歡調侃「華國美學」,但「客家美學」呈現出來的美感、精緻度,讓人耳目一新,也許可以讓《靛花》創造出「客家美學」的旗艦,在世界發光發熱。

「讓大家看見客庄生活的價值」,若不做就連機會都沒了

現場更有金鐘導演徐麗雯點出《靛花》這份刊物,帶給她的美感是很直接的,「和我的從屬、族群無關,但我接觸《靛花》後,看見活著的客家會什麼樣子、發揚客家、感受客家,或是想像客家的各種可能性走出客家圈,『出圈』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靛花》地方記者陳建成也回應論壇,他肯定《靛花》的特別之處,在於刊物並不是要求大家要一直講客家話,而是深度介紹客家文化的內涵,來讓更多人喜歡、接受。

主持人陳邦畛則指出,《靛花tien faˊ》最重要的價值是擁有來自各地方的文字工作者,「與其說是《靛花tien faˊ》得到金鼎獎,不如說是大家的生活價值、述說的故事獲得肯定」,他更指出,雖然定價兩百塊,放在誠品大家會翻閱、年輕人也很喜歡,但不太會買,他也知道有這個困境,但不能因此不擺、不賣,「陳列出來,就有機會讓人看見客家,若不做,連機會就沒有了!」

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左)邀請媒體工作者莊豐嘉(中)與陳信聰(左)以「族群媒體在數位時代的突破」為題,分享《靛花tien faˊ》在數位時代下可以扮演的角色。客傳會提供

客傳會邀請資深媒體人莊豐嘉(中)與陳信聰(左)以「族群媒體在數位時代的突破」為題,分享《靛花tien faˊ》在數位時代下可以扮演的角色。客傳會提供

從創刊號就支持《靛花》的金鐘導演徐麗雯說,這份刊物「帶給我的美感是很直接的」,讓她看見活著的客家會什麼樣子,她認為走出「客家圈」是很重要的。客傳會提供

鴻梅文創、或者書店創辦人陳添順觀察,年輕人會翻閱《靛花》,但願意買的多半是30歲至50歲的讀者,他認為是這世代的閱讀習慣,以及想透過這份刊物獲得知識。客傳會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