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嘉大把雞羽毛變有機肥 實作種菜又大又漂亮

民生好報/ 2024.01.19 21:27

(民生好報記者 邱嘉琪 嘉義報導)嘉義大學農業生物科技學系化腐朽為神奇,於執行農業部「農業有機廢棄物回收之減碳永續循環利用模式」計畫中,透過該系科研成果的菌種技術,將雞羽毛及廢棄太空包等農業廢棄物製作成飼料添加、有機肥配方調料等,提供循環再利用,實際種植萵苣的成效相當良好,成功建立農業廢棄資源回收再利用的可行模式。

▲透過菌種技術將雞羽毛分解產出羽毛胜肽(氨基酸),並運用於水/畜產飼料添加上,讓原本無用的雞羽毛有了再利用的價值。(圖/記者邱嘉琪攝)

計畫主持人嘉大農業生物科技學系主任王文德表示,臺灣每年因屠宰雞、鴨產生約50萬公噸的羽毛,種植香菇的廢菇包也高達20萬公噸,無論是焚化或掩埋,都會增加成本並造成環境負荷。

嘉大農業生物科技學系利用已篩選出的微生物,將羽毛分解產出的羽毛胜肽(氨基酸)運用於水/畜產飼料添加、與廢棄太空包資材作為有機肥配方調料以增進有機肥肥份、或作為有機培養土供作物栽植使用,建立了一套農業廢棄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模式。

▲嘉大農業生物科技學系主任王文德解說如何運用廢菇包發酵為農作物基質。(圖/記者邱嘉琪攝)

農生系以羽毛胜肽為基肥種植萵苣、紅奶油萵苣和奶油白菜,並與一般市售有機肥種植結果進行比較,在種植三週後,使用嘉大雞羽毛有機肥的萵苣、紅奶油萵苣和奶油白菜植株,其重量和大小皆約為使用市售有機肥植株的2倍,顯示使用嘉大雞羽毛有機肥確實可縮短葉菜類的收成時間與增加植株重量。

▲相同的栽培環境下,雞羽毛有機肥培育之萵苣(左)其大小為一般市售有機肥萵苣(右)的2倍。(圖/嘉大提供)

另外,利用廢菇包發酵後產物取代市售泥炭土作為基質來種植鹿角萵苣和白菜,其植株收成與泥炭土相當,顯示廢菇包發酵後產物可以完全取代市售泥炭土,且較市售泥炭土更具植物生長所需的肥份,而廢菇包內所具有的稻穀和木屑發酵後亦具有改善農田土質的作用。以上實證結果顯示,農業廢棄物的有效再利用,確實可達成農業循環經濟的具體效益,且在產值上甚至更具優勢。

▲校長林翰謙說,嘉大此次培育的健康蔬菜,預計下週採收後全數贈予嘉義縣六腳鄉安仁育幼院。(圖/記者邱嘉琪攝)

校長林翰謙表示,嘉大所建立的農業廢棄資源回收再利用模式,實際執行成效相當良好,此次所有蔬菜收成將捐贈予嘉義縣六腳鄉安仁育幼院,展現嘉大關懷弱勢的在地社會責任。嘉大後續將與農業部合作先行於雲嘉地區試辦,並逐步推廣至全臺各地區,以利於農業廢棄資源再運用並達到減碳排目的,充分展現農業循環經濟的韌性與永續性。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