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av 九淺一深

智齒移植至左下缺牙 術後如願恢復咀嚼功能

台灣好新聞/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4.01.18 16:45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張紘銘醫師說明,病人術後恢復咀嚼功能,並經追蹤十五個月,臨床及X光檢查,移植牙皆無異狀。張紘銘醫師說明,病人術後恢復咀嚼功能,並經追蹤十五個月,臨床及X光檢查,移植牙皆無異狀。


29歲的黃小姐左下第二大臼齒牙根斷裂須拔除,因為缺牙位置為齒列最後一顆且無其他缺牙,牙橋或是活動假牙皆不適用,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牙科部醫師臨床檢查發現,黃小姐左上有一顆沒有咀嚼功能的完好智齒(第三大臼齒),討論後決定將那顆智齒移植到左下缺牙位置。醫師於術後五個月,為黃小姐移植過去的牙齒製作了假牙,恢復病人的咀嚼功能;術後追蹤15個月,臨床及X光檢查,移植牙皆無異狀。

新竹臺大分院牙科部張紘銘醫師說明,黃小姐案例即為自體牙移植,當病人因先天發育、外傷、齲齒等原因失去牙齒時,用病人自身的其他牙齒移植並取代,不僅能恢復咬合功能,也能提升外貌美觀。隨著數位牙科進步,在以牙科電腦斷層和光學口腔掃描進行資料收集後,醫師得以在電腦軟體上模擬移植手術,並藉由導航和導板等工具精準地執行手術計畫。

張醫師表示,常見自體牙移植的併發症為牙根吸收(包括發炎性吸收和取代性吸收),文獻統計發生率大約4-5%,術中能否保留移植牙表面的牙周韌帶與術後牙根吸收的發生有顯著的相關性,藉由挑選合適的移植牙和數位工具的輔助,能夠降低傷害牙周韌帶的機會,進而提升手術的成功率。成人移植後的牙齒通常需要接受根管治療,以清除移植牙中壞死的牙髓,之後藉由假牙的製作,保護根管治療後的牙齒,同時恢復牙齒的外型,並讓它能夠行使咀嚼的功能。

張醫師提醒,當病人有缺牙,是否只能植牙?若口內其他位置有不具功能且健康的牙齒時(常見為智齒),自體牙移植為另一可能的治療選項,透過牙科電腦斷層和光學口腔掃描做進一步評估,在數位工具(動態導航、3D列印導板)的輔助下,牙醫師能降低傷害移植牙表面牙周韌帶的風險,提升移植的成功率。然而並非所有的智齒皆適合用來移植,例如下顎水平阻生智齒無法完整地拔除時,需要分割成小塊方能取出,自然沒有機會用來重建其他的缺牙區。民眾若有疑慮,建議諮詢牙醫師做更全面的分析,討論出雙方皆能接受的治療方案。

更多新聞推薦

中台灣元宵燈會叫好叫座!民眾敲碗看不夠 盧秀燕宣布再延長3天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