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nba 天氣 mlb

法國聖米榭爾山(Mont St.Michel)ㄧ日遊

獨家報導/獨家報導 2024.01.15 16:48
St.Michel山漲潮遠觀彷彿仙境(左)/島上最高處的小教堂(中)/一周約900公尺的小島要爬上去還有點陡(右)。圖/楊正寬

楊正寬/中台灣教授協會常務監事兼交通觀光組召集人

2015年8月10日我到聖米榭爾山(Mont St.Michel)一日遊,當天飄著濛濛細雨,更增加了海上仙山的空靈之感。聖米榭爾山是孤懸法國北部海上,位在諾曼底地區以南的布列塔尼,靠近歐洲邊境聖馬洛海灣的一座小島。整座山呈圓錐形,周長900米,由聳立的花崗岩構成。海拔88米,經常被大片沙岸包圍,僅漲潮時才成為島。St.Michel山共分為三層,功能各異,上層是修士們冥想,交談的修道院;中層屬於貴族活動空間;下層用來接待貧窮的朝聖者,如今已經是盛名遠播的觀光地區,因此餐廳,旅館林立。

St.Michel山漲潮遠觀彷彿仙境(左)/島上最高處的小教堂(中)/一周約900公尺的小島要爬上去還有點陡(右)。圖/楊正寬
St.Michel山漲潮遠觀彷彿仙境(左)/島上最高處的小教堂(中)/一周約900公尺的小島要爬上去還有點陡(右)。圖/楊正寬

島上有一座建於8世紀禮拜堂的修道院(Abbaye),據維基百科說,聖米榭爾山在古時為凱爾特人祭神的地方。6世紀和7世紀曾作為高盧羅馬文化的據點之一,708年聖奧貝爾阿夫郎什主教(Aubert of Avranches)遇天使長彌額爾顯靈,並在其腦顱上點開一個洞,因此在島上最高處修建了一座小教堂,奉獻給天使長彌額爾,成為朝聖中心,故稱聖米歇爾山。到了9世紀,隨著維京時代的到來,維京人為東羅馬帝國的傭兵,入侵歐洲大陸,這裡也就成為諾曼第農民的避難所,使得隱修院下方形成為一個小鎮。966年諾曼第大公理查一世(Richard I of Normandy)驅逐了聖米榭爾山的教士,代之以來自義大利卡西諾山修道院的30名本篤會修會團進駐於此。

由左至右依序為固若金湯的堡壘、有活動古城門可禦敵、島上唯一大道、愛玩的奶爸。圖/楊正寬
由左至右依序為固若金湯的堡壘、有活動古城門可禦敵、島上唯一大道、愛玩的奶爸。圖/楊正寬

之後在1211年至1228年間,在島北部又修建了一個以梅爾韋耶修道院為中心的6座建築物,具有中古加洛林王朝古堡和羅馬式建築的風格。13世紀初因英法戰爭,法蘭西的菲力二世火攻聖米歇爾山,修道院北側建築嚴重損毀,同時諾曼第併入法國領土。戰後法王撥款修建,在原有的羅曼式建築之外加蓋了哥德式建築與軍事工程,修道院的財富和影響力也開始擴展,使這裡成為諾曼第境內最具規模的宗教建築群,朝聖人數更加興盛。1469年法王路易十一在此設立了聖彌額爾勳章,一直到1622年隱修院中的教士再度遭到流放,取而代之的是聖本篤修會的聖莫爾(Saint-Maur)教團。

St.Michel山共分三層,功能各異。最上層是修士們冥想、交談的修道院(左)/中層屬於貴族活動空間(中)/下層用來接待貧窮的朝聖者,如今餐廳,旅館林立(右)。圖/楊正寬
St.Michel山共分三層,功能各異。最上層是修士們冥想、交談的修道院(左)/中層屬於貴族活動空間(中)/下層用來接待貧窮的朝聖者,如今餐廳,旅館林立(右)。圖/楊正寬

到了1874年,法國政府投入大筆經費進行為期百年的大規模復修工程,並築起一條4公里長的堤道連接對岸陸地。歷經多次擴建,加上百年戰爭,為防英軍偷襲而增設城牆古堡,加強防禦措施,易守難攻。目前聖米榭爾山及其聖瑪洛海灣,已於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值得「哈遺熱」朋友前往一遊。

圖/獨家報導製圖
圖/獨家報導製圖

更多《獨家報導》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