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伊甸辦哈拿尼亞論壇 探討在宅安老新趨勢

中央社/ 2024.01.09 14:28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109 14:28:26)以改善居住空間為議題主軸,在執行「臺北扶老」修繕服務多年經驗的基礎下,伊甸基金會辦理「哈拿尼亞論壇」,希望連結各方專業人員與資源,將其拓及全台各縣市,實踐在地老化,使人人居無礙,家更有愛。

2023年哈拿尼亞論壇,於上月28日假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伊甸常務董事陳宇昭、副執行長何天元、台灣建築醫學學會理事長張智元、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副局長鄭文惠、安可人生創新照顧總編輯高有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鄭人豪,以及合勤健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柏憲等貴賓出席,以「在宅安老」為題,分享公部門、建築、社區推動、社會福利等領域的專業經驗。 圖一、伊甸辦哈拿尼亞論壇,探討在宅安老新趨勢

依臺北市高齡人口及福利人口來看,北市社會局副局長鄭文惠分享現行老人福利政策目標,是以「全人觀點」推動連續性的老人照顧服務,並朝著無礙、暢行、安居、親老、敬老、不老、連通、康健,共八大面向,打造高齡友善城市。如委託伊甸所辦理的「臺北扶老‧軟硬兼施」居家簡易修繕方案,即提供長者一站式的服務。102年計畫展開至今,共計近3000個案家受惠,補助金額超過1.7億元。 圖二、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副局長,分享臺北扶老執行經驗

安可人生創新照顧總編輯高有智分享,60歲是考慮自己居住的關鍵時刻,現在北中南共有超過20處以上的銀髮園區、高齡宅建案等,尋找合適的住宅空間和生活型態十分重要,也是人生下半場的重要起跑點。合勤健康公司總經理李柏憲現場介紹,位於烏日的銀髮共生宅,如何以社區共融、共好為核心,盤點、連結與整合社區資源,導入新形態的生活模式。

面對人口結構變動所產生的多元需求,社會住宅的計畫與設計需要不斷滾動式調整,建築師鄭人豪以公宅設計起源、高齡少子化下的都市規劃與設施、因應照護需求的轉型,以及公共住宅的居家環境通用設計為題,分享國內外的實際經驗。 圖三、多位講者以在宅安老為題,分享各自領域專業經驗

「整合式的服務,將是未來的重點照顧方案。」伊甸副執行長何天元提到,直接服務人力短缺、成本提高,是目前長照發展所面臨的困境。為降低服務風險,在服務策略上需做必要的調整,例如:社福單位與醫療資源加強合作、照顧專區的規劃、建立轉介評估機制,以及專業人員教育訓練與情緒支持等,希望即將邁入高齡化社會下,整合社區資源,給予長照家庭更即時的支持。

論壇最後,則安排世界咖啡館的交流討論,並邀請多位貴賓分享結語。現為台灣望年協會理事長,曹愛蘭認為,在地老化並非在此刻的家老去,而是在自身所「選擇」且「適合」的住所度過,才符合其意義。林氏室內裝修設計公司福祉住環境統籌師林子鏗則說,無障礙法規雖是依循準則,但需要隨著社會需求做出調整,而概念須從基礎教育著手,才能真正有效落實,打造友善無礙的環境。 圖四、參與者在世界咖啡館討論時間,交流意見

台灣建築醫學學會理事長張智元,提出四點看法:一、高齡服務的商業模型市場供應太少,像是以高齡者需求為出發的移動式服務,能有更多的發想空間;二、鼓勵中高齡者就業,充實生活;三、社會住宅與周邊鄰里的關係發展;四、持續推動環境介入治療,或許每個人就能在高齡社會中,好好安老。

伊甸住宅服務發展處處長彭舒凡表示,伊甸長期關注住宅議題,過去舉辦12場工作坊,集結多位無障礙環境相關領域的專家們,共同探討理想的居住生活。近兩年,也以CRPD及SDGs精神,辦理4場論壇,激盪國內外永續城鄉與在宅安老的規劃。此次論壇,非常感謝各領域專家們不藏私的分享,盼未來產、官、學界,能在高齡社會中,持續在社區、居住、公共環境、社會福利等面向中,找到共榮的未來。 圖五、伊甸將持續與各界合作、對話,盼在高齡社會中,找到共榮的未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