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塘的傳說故事,頗具神話色彩。但膾炙人口的,當推龍女三娘與“豬槽船”的來歷。相傳從前有一個孝子為療母疾,遠來湖畔林中尋找藥材,見一條小白蛇正同一只老鷹生死相搏,忽生憐憫之念,以石擊鷹,救下小白蛇。其實小白蛇是龍王女兒三娘之化身,為報孝子救命之恩,便私離水域化身村姑,以身相許,與孝子喜結百年,男耕女織,侍奉老母。也不知多少年,母卒,兩夫婦也緲無蹤跡。後有鄉人見龍女三娘與孝子,劃大樹刨成的“豬槽船”,悠遊湖上放歌,歌古而韻奇,世所不聞。更奇的,是與孝子同年鄉人,多數皆已逝去,存世長壽者,也是老態龍鍾。但孝子與龍女,依舊是青春年華,鄉人無不視為天人。於是鄉人也伐木刨槽,或獨木成舟,或兩槽相拼成筏,或三木連袂載物,以橈片劃動,倒也輕便靈活,終成水上交通工具,沿用至今。猶其是每年農曆二月初八龍抬頭的日子,鄉人年長者,便相約到龍王廟給龍王上香,祈求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湖中此日也常有異象,有人說看見過龍冠,龍身隱若水中,一大群魚追逐而行,激起許多浪花。總之,鄉人的所見都是那般神奇而美麗。是美妙的想像,還是真實的存在,誰也說不清,道不明。
湖中盛產魚蝦和蚌,土著常潛入湖底摸撈,大蚌長約30釐米,寬約20釐米。開水燙後取蚌肉,佐以食材,不僅味道鮮美,更是上好的待客佳餚。大蚌內含珍珠,黃豆大小,如魚眼晶瑩剔透。而一扇蚌殼可盛一升米,在這裏,卻是尋常。
龍塘長約4.5公里,水最深處24米,面積約140畝。湖山植被互為烘托,人與自然和諧一體,相得益彰。春有春的碧水照影詩情,最是群鷺浮沉雲天,那繽紛若玉蘭花瓣的意象,誰見了不愛;夏有夏的畫意綠肥紅瘦,風籟襲人的蔥籠裏,更有“啷啷勒”一聲高,一聲低的抒情,誰聽了不流連;秋有秋的湖光山色點綴,攜伴並肩環湖談情話愛,鑒賞飛歌與木葉應答,誰不羡慕那難得的逍遙;冬有冬的古典寫意寧靜,透澈靈魂的美不動聲色,卻開啟靈感之窗,誰不陶醉那精神的療養。牛鈴叮兒當的,黃黑的,三五頭牛在山徑咬青。風低吟著與客擦肩而過,匆匆,匆匆。喬木蔥郁欲滴,陽光涓滴緩降,葉子們在竊竊私語,鳥雀唱累了,穿梭在樹枝間,如不同色澤的音符,燃燒著你微醺的想像,美得叫人無法付諸文字。
塘口苗寨恍如陳逸飛的油畫,掛在湖之一側。青瓦木屋入家,約摸二三十戶,倚山面湖,春暖花開,香息襲人,雞鳴犬吠,用鏡頭去讀,還疑人間天堂。可惜我們來時,桃花已謝韶華,枝頭果實正趨妙齡。猶其晨昏水煙嫋嫋,欲遮還掩的,那如真似幻的具象與意象,又豈是一首唐詩抑或一闋宋詞,可以盡意的。羅丹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倒是頗有同感。但我也認同哲學家諾瓦利斯所說,“天國就在我們身旁的大地上。”如此,大美龍塘,是否就是一個原生態的美麗的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