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德瑄/綜合報導)台灣許多地方都能見到被暱稱為「小7」的7-ELEVEN便利商店,然而,有關其標誌設計背後的故事以及歷史變遷,卻隱藏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秘辛。
根據《讀者文摘》的報導,7-ELEVEN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37年,當時的南島公司(Southland Ice Company)在家庭冰庫裡銷售雜貨和啤酒,業務蓬勃發展。隨後,該公司將冰庫改建為便利店,名為「Tote’m stores」,象徵消費者可「搬走」(tote)商品,同時兼具「圖騰」(totem)的意涵,其標誌更是採用了大型的圖騰柱象徵。
直到1946年,南島公司開設多家名為「Tote’m and City Ice」的店鋪,希望統一命名。Tracy-Locke廣告公司選擇了「7-11」這個名字,暗示該公司的營業時間為上午7點至晚上11點。
圖/7-ELEVEN在台灣擁有相當多分店,據統計在2022年七月全台分店數量已達6500家。(記者周德瑄攝)
然而,即使是24小時營業的7-ELEVEN,在創立初期並未以此名稱示人,直到1963年,德州大學附近的一家分店為了迎合深夜購物的學生,決定延長營業時間,從而促成了全店24小時營業的新機制。
從1946年開始,7-ELEVEN便利店不斷更新企業識別標誌,最初的標誌由一個巨大的紅色「7」,加上相對較小、綠色幸運四葉草圖案和Eleven字樣組成,而「Eleven」在早期的設計中,所有字母均採用大寫。
有趣的是,為什麼標誌中的7是以數字表示,而11則用英文呈現,7-ELEVEN公司本身也無法提供確切解答。
進入1969年,湯普森(Joe C. “Jodie” Thompson)公司總裁提出重新設計店外懸掛招牌,這也導致了「ELEVEN」字樣中的「n」變成小寫。根據7-ELEVEN的解釋,有一種說法指出,湯普森夫人認為全大寫的字樣顯得過於生硬,建議將「n」改成小寫,更加優雅大方。
此外,還有人認為,位於街角的7-ELEVEN改成「n」的設計符合風水理念,可能為店舖帶來財富與幸運,但這種說法並未經由7-ELEVEN公司證實。
更多引新聞報導
習近平稱 「統一是必然」 蔡英文:兩岸關係由台灣民眾共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