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開講台灣人的故事》男人老了更命苦

優傳媒/ 2023.12.22 08:03

退休後幾年,說服老爺開始學陶藝,剛開始幾堂課,咱家老爺「非常用力」的認真捏土,回家後手疼背痛,累得不得了。好在經過一段時間學習,逐漸知道如何用心不用力,如何力氣用在對的地方,現在居然也能燒出得意作品了。(圖/林明美提供)

 

作者/林明美

 

當年叱吒風雲,酒裡來,菸裡去,往來無白丁,一呼百諾的男人,經歷30餘年,退出職場,邁入人生六十而耳順,或七十而隨心所欲的階段,是不是不再受俗務所苦,真能過得逍遙自在呢?

 

君子遠庖廚

男人們從小遵守孔老夫子的教誨,雖然不一定有「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的仁心,但對於孟老夫子的結論「是以君子遠庖廚」,還是很看重的。

 

著名學者南懷謹大師,便曾在其講解孟子梁惠王篇的〈孟子旁通〉一書中,如是說:

「近代的年輕人,當太太要他到廚房裡幫個小忙的時候,他就拿這句話來做擋箭牌。」「太太請原諒!孟老夫子說的『君子遠庖廚』,我要做君子,你的先生不能是小人哪!於是坐在客廳沙發上看電視,等太太把熱騰騰的菜飯端來。」

 

生活能力差!

誠哉斯言!君不見,這些奉行君子遠庖廚的男人,仍一代接續一代,一生以公司業務為重,在外,不能手提白菜蘿蔔,回家,更不能入廚拿鍋鏟。心無旁鶩,上班回家後,活動空間除了書桌,就是電視、沙發、床。

 

咱家老爺,自然也是此中翹楚,屬於不知家中杯盤置放何處,無法獨力生活,遑論做飯的人物!

 

記得有一回,我下班晚了,滿頭大汗趕回家,驚見居然難得準時回家的老爺,和當時分別是國中、高中的兒子們,三名男子安坐在長沙發上悠閒觀賞電視節目。

 

一見老媽入門,小兒子高興地大叫:「老媽,晚餐吃甚麼?我好餓喔。」,另兩位男子忙點頭附議,真的很餓喔!

 

老媽氣得瞪眼怒視老爺:「餐館就在樓下,何不先買便當果腹?」老爺兩手一攤,滿臉無辜回說:「不知道怎麼買啊!」老媽雖然怒極攻心,但在心疼寶貝兒子的份上,不多說,立刻轉身下樓買便當,服務去也。

 

後來好奇,問兒子們,既然餓了,為何不先下去買晚餐?老媽買的便當與自己買有何不同?兩兒子早已習慣老媽的無微不至,嘻皮笑臉回答:「老媽比較會買便當,比較好吃。」

 

「三子」哲學

是啊!男人從小被三申五令教導,務必要學習當君子,而第一要件就是遠庖廚,婚前由老媽服務,婚後老婆接手。

 

這種男人不只不進廚房,生活自理能力更差。年輕時有工作或許還無所謂,年老退休後,終日無所事事,成為客廳沙發的那袋馬鈴薯(coach potato)後,如果老婆厭煩想革命,或是老婆還在上班無暇顧及,那處境可就慘了。

 

有一次同事聚餐,曾經擔任政府高官的朋友,聊到他退休了,但老婆還需上班,他說現在每天靠「三子」過活。什麼「三子」?「包子、餃子、粽子」!再問為何不去餐廳或買外食呢?朋友無奈回答,多年來都是秘書、司機包辦這些瑣事,退休後,一時之間連去哪家餐廳都無所適從,所幸已經學會使用電鍋,也算有些許餵食自己的能力!

 

無法忘情輝煌歲月

又有一位朋友笑著描述,甫從董座退休的老爸,每日清晨,老媽服侍洗漱餐食完畢,一如退休前,拿起公事包準時上班去!到底去哪呢?原來是去曾經熟悉的基金會或學會團體,和工作人員打招呼後,坐下看報,持續關懷國家大事或金融變動。混到中午,用過午餐,休息過後,再下班回家向老婆報到,完成一日工作程序。

 

咱家老公剛退休時,如喪家犬般惶惶不可終日,抱怨沒有祕書安排每日行程,如何知道每天起床後要幹嘛?家中雖然雜務一大堆,待洗衣物堆積如山,這位老爺可視若無睹,心心念著如何再做些有關國計民生的大事。

 

如果一直懷念過往輝煌歲月,缺乏掌聲的退休生活,怎能讓人感到愉悅?怎能有心情享受公園打拳、河邊散步的樂趣?

 

有冷飯菜吃已屬不易

數十年前,外婆到長居美國的兒子家短期作客,當時舅舅舅媽兩人都是上班族。外婆回台後,形容起兒子下班回家後,沒有老婆侍候,自己從冰箱拿出冷菜冷飯,放入微波爐加熱的情景,不禁老淚縱橫,為兒子心疼不已。

 

放眼現代退休男人,如果自己單獨在家,能有老婆準備「三子」,或是冰箱中能有老婆愛心飯菜,恐怕已經夠幸福了吧。只是,想到如果外婆今日還在,看到男人受到這種待遇,恐怕要搖首嘆息,感慨不止吧!

 

退休後,昔日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的好時光不再,老婆或許已起叛變之心,或許已自行參加各種姊妹淘成長活動。男人們除了衣食住行能力需重新學習外,還特別需要找尋新的人生意義。

 

男人從前在職時,辦事有部屬,午餐有祕書,出行有司機,歸家有老婆,只要專注工作即可。退休後,如果碰到老婆不在家或已去上帝處喝咖啡,孤獨老人獨自在家讀報看政論節目,日子過久了難免也會煩厭。

 

認真的男人最美。(圖/作者提供)

 

過去常見年長熟女們相約逛博物館、畫廊,喝下午茶聊是非,卻極少見到男人成群結伴閒逛。最近倒是好幾次發現熟男結伴共遊,一聊之下,或是軍中服役同僚,或是老同學老同事,一群人彼此扶持,倒也頗不寂寞。

 

另外,社區大學之類的學習團體,退休男子比例也多了,像是攝影、踏青、書法、繪畫、認識環境、學外語等課程,男同學也不少,認真發展出新的興趣專長。咱家樓上一對退休夫婦,兩人一起報名學胡琴、學日語,還學筋絡按摩,周一到周五活動排得滿檔。空下時間,還能約鄰居打個社交麻將呢!

 

看來,男人也學會自強了呢!

 

後來呢?

咱家老爺退休後,經過數年挫折與學習,領悟「原來退休後如何生活,真的需要時間學習!」目前大致已能靜心欣賞窗外飛鳥、辨識路樹品種,也偶爾能拿起畫筆,替孫子們畫畫卡通人物。

 

老爺初學階段的得意作品。(圖/林明美提供)

 

最近我們發展出每周一次的陶藝課程,加上偶爾參加社區旅遊,還有宗教團體的志工體驗。老爺似乎已完成心態調整歷程,逐步淡忘過往呼風喚雨的風光,漸漸融入平淡生活。

 

現在也能煮滾水下餃子,用電鍋蒸包子,冰箱剩菜拿出來加熱了。

 

(特別聲明:這世上當然也有喜歡下廚做家事的男人,那可是另一種品類,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林明美,台灣桃園人,台大人類學系畢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碩士暨傑出校友,文化大學都市計劃博士,一生熱愛文學寫作,長期視博物館發展、文化資產、考古遺址保存為己任。

她是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創館館長,一手打造該館和八里左岸的相依共存關聯,並曾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及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組長等職,現任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籌備處主任。

林明美為桃園蘆竹區望族後代,家族多從事教育及治理鄉里事務,日治時期更有叔祖赴日求學或留學滿洲、創業等。偶然機緣下接觸學界相關研究出版,揭露家族自清代歷日治至現代以來,與當代社會的淵源,燃起她血液中一直存在的探索DNA。

本系列文章以她的家族為經,聯結歷代社經文化脈絡,兼具史實與趣味性,極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