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主筆李彥謀/特稿)總統大選開跑至今近1年,賴清德始終維持民調領先,且在安全距離之外,在台灣選舉史上,還沒有最後20天被翻盤的記錄;2004年陳水扁與連宋配,最後關頭兩軍陷入膠著,還是由現任的扁蓮配獲勝,狹執政優勢的賴清德,若無意外,勝選的大勢幾可底定。
有人說,柯文哲參選,等於保送賴清德當選,此話不完全正確,「三腳督」必須有戰略、戰術,2022年台北市長選舉是三腳督,但綠營戰略失策,守不住基本盤,2018年台北市,同樣是三腳督,民進黨被棄保;換言之,人選、競選團隊、政策、弊案等,都與勝敗有關。
有人把賴清德的標準訂得很高,認為他得票若未過半,是「脆弱執政」,這是「雞蛋裡挑骨頭」,不論侯友宜或柯文哲當選,都是「脆弱執政」;事實上,候選人的得票率,不能與權力相提並論,這涉及政治體制與政府組織結構,特別是「五權憲法」,給予執政方相對有利的條件。
賴清德若當選,至少改寫兩項記錄,一是首位由副總統當選總統,連戰是副總統參選總統,但他沒有天命;第二,打破一個政黨只能取得中央政權8年的魔咒,扁朝、馬政府都是2任後就狼狽下台。
扁、馬兩代,到後期都掀起大規模反政府運動,馬時代尤其誇張,反內政、反經濟政策、反兩岸統合、反核四、訴求軍中人權…;蔡政府時代幾乎很少,給予賴清德極佳的接班環境,即使沒有「反送中」或中國的助攻,賴清德都保持領先。
賴清德的特質,與侯友宜、柯文哲有極大差距,他是民進黨或說是新潮流系刻意栽培的總統人選,經過20多年後開花結果;顯然,培養一位領袖級人物,需要長年累月的塑造,侯友宜和柯文哲卻想搭噴射機,然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有人說,這次大選很無趣、很無聊,但為什麼總統大選要很激烈、很有聊?一個國家的政治越民主、越成熟,選民越理性,不易被政客牽著走,越少狂熱分子,政局也穩定;賴清德的戰法,除了身為執政黨候選人,不主動叫戰之外,與他沉穩內斂的個性有很大關係。
雖然他被謔稱為「台獨金孫」,但他參選以來,就沒有被貼上激進派的標籤,在立法院、台南市長期間,很少利用意識型態問政與治理。2014年台南市長選舉,他提出「5不」,包括不設競選總部、不插旗幟等,冷卻當時人民對國民黨極度反感的情緒。
這一次,他也無意利用選戰的機會,讓台灣陷入兩極化,這是他與趙少康、柯文哲最大的不同;過去的陳水扁、馬英九、韓國瑜,都搞「造神」,賴清德不是沒有條件,但他不搞造神運動,除了自發性的支持者,他也不太依賴網軍,至少是提升民進黨在台灣選舉文化的水平。
要說這場選戰有何缺陷,可能是他為萬里老家被汙衊為違建時掉淚,有人拿他落淚做文章,雖然他想從神壇走下來,讓外界知道他也是普通人,有七情六慾;不過,要擔任總統之人,在任何場合與情境落淚,絕非好事,未來他入主大位,千萬別再掉眼淚了。
【更多引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