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COP28 決議脫離化石燃料 成大「人工合成天然氣」符合國際綠氫標準 

中央社/ 2023.12.20 10:04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220 10:04:57)淨零、減碳趨勢下,將 CO2 二氧化碳捕捉掩埋地底的封存方式過於消極,國立成功大學負碳排示範工廠領先全球,能將捕捉到的二氧化碳轉換成「人工合成綠色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甚至還能進一步製成石化基礎原料乙、丙烯,往下再製造出各塑膠、紡織、橡膠原料,將令人頭痛的二氧化碳垃圾,變成寶貴資源與碳循環經濟。

成功大學負碳排示範工廠期許創造臺灣循環永續、綠色製造的競爭優勢

全球綠氫標準在2023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峰會(COP28)推出第二代「Green Hydrogen Standard 2.0」,將人工合成天然氣納入綠色氫衍生物的全球標準,這一個重要的轉變,有助於世界各國規劃人工合成天然氣(e-methane)的大型生產項目,加速全球能源低碳轉型。

臺灣淨零科技方案推動小組低(減)碳領域召集人成大化工系名譽教授陳志勇,日前率隊參加 COP28,並向國際發表成大負碳排示範工廠針對減碳、二氧化碳再利用的成績,在場人士莫不眼睛為之一亮。

除了二氧化碳轉換為資源,成大團隊也能做到將廚餘、下水道污水、農業廢棄物等有機廢棄物產生的沼氣轉化為具有經濟價值的綠色合成氣(CO+H2),有效減少二氧化碳產出、還能再一步製成綠色民生化學品/材料,並從綠色合成氣產出綠氫,做為產業負碳或低碳的轉型路徑。

成大負碳排示範工廠乃是透過獨家開發的關鍵技術「CO2 資源化低溫反應觸媒」,將二氧化碳與綠氫結合,做出人工合成天然氣(綠色燃料能源),此能源可供電廠發電之需。更重要的是這項技術還能產出乙、丙烷,可做為液化石油氣(俗稱桶裝瓦斯),提供給家庭、餐飲業等場所使用。而乙、丙烷經過脫氫處理,可製成石化基礎原料乙、丙稀,往下再製造出各種塑膠、紡織、橡膠等原料,做成鞋子、衣服、運動器材、車材、手機等民生用品。

臺灣有機廢棄物來源包括禽畜糞、農業廢棄物、廚餘、人糞、工業廢棄物等,過去多是藉由厭氧方式讓有機廢棄物產生沼氣,再將沼氣直接應用於燃燒發電,帶來的經濟價值有限較可惜,同時也會產生二氧化碳。

成大化工系團隊開發出「乾式重組製程觸媒」,能將沼氣中兩種主要氣體甲烷、二氧化碳轉化成具經濟價值的綠色合成氣(CO+H2),為沼氣產業鏈帶來更高的附加價值。透過乾式重組製程觸媒,在攝氏 800 度,可將甲烷幾乎全數轉換成氫氣,同時將二氧化碳轉化為一氧化碳,不僅有助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一氧化碳在工業生產中也有多種用途,包括在鐵礦石冶煉中作為還產劑、用於生產各種化學品和燃料,是化工產業廣泛應用的重要原料或能源。

陳志勇教授指出,捕捉下來的二氧化碳封存深埋於地底下,等於是將二氧化視為廢棄物,過程發費的成本極高,能獲得的回響自然少。成大負碳排示範工廠致力發展並推動二氧化碳再利用,將廢棄物轉化成新興資源,期許為減碳、地球永續盡一分心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