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常被情緒控制,做出失控行為?心理師揭「1部位」作祟:先放過自己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編輯部 2023.12.20 10:00


原諒並不一定要跟誰和解,甚至不需要你道歉接受,原諒是讓你放下那些正在傷害你的負面情緒。擁有40年心理諮商經驗、美國知名心理學家吉米.丁克奇(Jim Dincalci)於《原諒的藝術》一書中,運用心理學方法、觀點轉化,解釋大腦運作和防衛機制,並提供平撫恐懼的方法,幫助讀者放過自己。以下為原書摘文:


大腦壓力反應不關你的事

人們把大腦的壓力反應誤認是自己的反應很正常,但那並不是你。這就像電腦程式並不是電腦本身一樣。電腦程式或許並不完美,導致電腦運轉出問題,但電腦程式終究不是電腦。兩者之間有極大的差異。

此外,電腦程式可以修復,使電腦運作更加順暢。人類是身、心、靈的複雜綜合體,而不只是一個古老的反應程式。當我們把自己或他人誤以為是這樣的程式時,勢必會變成快樂的絕緣體。

有些人把這樣的大腦反應視為可以改正的錯誤認知,而不是永遠要被譴責的罪惡,從中就有了原諒的可能性。不過你當然不能說:「我是被惡魔附身才做出那種事!」因為我們還是有責任要面對自己心中的惡魔。

知名分析師邁克.康佛提博士(Michael Conforti)強調,人們可能會覺得自己被生活習慣、天性這類看似比我們強大的力量所掌控,難以掙脫。我認為這些習慣或天性很多都跟我們提到的生存本能反應有關。




受這種反應控制的行為還有: 

  • 緊張,恐慌。
  • 不斷預言會發生最糟糕的狀況。
  • 逃避衝突或攻擊他人。
  • 動機低落或動機太過高昂。

不想改變、固執地維持現狀,是被大腦壓力反應控制的一大特徵。這樣的人會不斷重複同樣的行為,從不記取過去的錯誤。面對壓力時,不經思考就行動是這種大腦的本能。這時它的座右銘可能是「拳頭就是真理」,或者「快躲起來」或「快逃」。

沒有好好處理內心創傷的人,大腦比較容易產生壓力反應,因為這樣的反應機制已經控制他們很長一段時間,導致他們只會這樣的反應方式。即使是正常的人,一旦長期承受壓力,例如身在戰區或加入邪教,大腦也會開始愈來愈常出現壓力反應,行為舉止變得反常。

當你試圖原諒自己的大腦壓力反應和邊緣系統害你不由自主做出糟糕的行為時,了解這些知識非常重要。這些較早發育的系統具有強大的生存本能。壓力和恐懼若持續一段時間,我相信任何人都會出現壓力反應。

儘管如此,別把這當作任性而為的藉口。幸運的是,有很多工具能夠幫助你找回真實的自我。原諒就是幫助你擺脫生存本能、享受生命喜悅、發揮潛能的必要工具。

首先,你必須設法減輕生活中持續的壓力。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並理解自己被原始的大腦反應掌控,並盡一切力量掙脫它的掌控。這需要強大的決心和毅力。沒有人能幫你做到這件事,但是專業人士或教牧諮商可能對你會有幫助。



恐懼管理法

理解原始大腦的壓力反應之後,我們就能明白為什麼採行恐懼管理是效力最不彰的管理方法。剛開始或許會看到成果,但這麼做最終不只會毀了員工,也會毀了整個組織。

假如你服務的公司組織或裡面的管理者使用恐懼管理法,你必須明白你想要原諒的對象可能每天都在高壓之下工作,包括你自己。邪教或某些教派的情況同樣如此。他們說不定還會宣稱「上帝是愛」,卻肯定沒有落實這樣的信念。他們落實和宣揚的其實是恐懼。讓一個人活在恐懼和持續的壓力下,就是一種洗腦,可能會使人做出平常不會做的事。

要避免自己被這種大腦的低階功能控制,你必須願意以客觀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行為——那些行為不等於你。事實上,它們確實不等於你。採取這種中立的觀點,你才不會立即做出壓力反應,也才能反躬自問,了解是什麼原因激發了那種反應。

建議你可以跟其他能採取中立觀點的人一起試試看。假如你的大腦壓力反應又活躍起來,他們就能幫助你克服這種習慣性的反應。

傑出的教育家伊蓮.德貝波博士(Elaine De Beauport)表示,這種大腦的低階系統會抗拒邊緣系統產生的各種新渴望,或新皮質做出的各種新決定。她認為這就是光有意志力不足以改變行為的原因,無論意志力「有多強大或出發點有多好」。

前文提過專門研究人類習慣的康佛提博士,他提到一開始你要先認清自己被這些習慣掌控,接著再更進一步,主動反省和面對這些習慣,看看它們如何在你的生活中重複出現。這種方式在治療師的引導下最能達到成效。

總歸來說,這部分的大腦影響下列行為:
個人的地域感。
擇偶與交配。
人際接觸。

一旦這些基本的生命活動出現任何改變,都可能引起我們強烈的反彈。恐懼將引發立即的壓力反應。而人類面對恐懼的反射性反應,就是攻擊或屈服。現在,仔細檢視你還耿耿於懷的事件,看看這些知識能否幫助你用不同的觀點理解對方。

(本文摘自/原諒的藝術:放下情緒、放過自己、改變關係、修復生命的最強大力量/商周出版)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