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自1994年喊出四大訴求,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廣設高中大學,可是沒人想到30年後的今天,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部分大學招不到學生,只能停招、退場,今年已有台灣首府大學、中州科技大學2所大學倒閉,而明年將有明道大學、環球科技大學、大同技術學院和東方設計大學4所大學退場。至於退場學校校地如何處置,仍是無解的難題。
台灣首府大學的招生人數銳減,曾嘗試獨招、積極吸引陸生和外籍生改善狀況,卻依然無法彌補財務困境,最終於去年5月停止招生,今年8月宣告停辦。
成立54年的中州科技大學2021年爆發烏干達學工案,透過高額獎學金、高科技實習等手段,招收16名烏干達學生,卻將他們騙至工廠當黑工。事件過後,校長黃思倫請辭,學校被處以停止招生的處分,最終在今年7月31日停辦。
明年將停辦的明道大學在台建校已有23年歷史,曾是南彰化極為重要的大學,全盛時期學生近萬人,校方卻因為財務資金、積欠教職員薪資3900多萬元等問題,被迫停招,如今僅剩下1300多名學生(155名境外生),及150名教職員。已被教育部勒令停招,將於明年7月退場。
因資金問題、積欠教職員薪資,被教育部勒令停招,將於明年7月退場。連帶影響到南彰化北斗、二林及溪湖生活圈,原本因學生客群,替北斗商圈帶來生意,因為大學退場,不少店家「頂讓」。
面對退場私校困境,校地無法獲得延續使用,實踐大學前校長陳振貴指出,如果政府有意解決退場學校校地,除了屬於台糖租地,須依法歸還之外,另可繼續興辦學校事業,如改辦雙語學校;或打造成社會住宅,只租不賣,可有助於抑制高漲的房價,符合居住正義;或是興建住宿長照、日照養護中心及團體家屋,以照顧老年人及弱勢群體,符合台灣的社會需求。
教改廣設大學的目的是為了減輕學子的升學壓力,然而增校的配套措施未跟得上教改腳步,其中師資問題最為嚴重。過去考大學被稱擠進窄門,後來只要有參加考試,幾乎都可升上大學。師、生素質都不齊,大學還配稱得上是人才培育的搖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