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邀請已榮獲國際與國內多項獎項的臺灣著名海洋文學家--廖鴻基老師,從文學的視野、影像紀錄、文化的關懷及生態意識,帶領我們一起聆聽、感受海洋,與他一起探索,航向海洋的旅程。
廖鴻基曾嘗試過各式樣的工作,未受過任何正統的文學寫作訓練,35歲成為一名職業討海人後,才開始嘗試寫作;最初,他只是自覺無法很好地以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於是,習慣性地將內心豐沛的情感與感受轉化為文字,「當初沒有想成為作家,只是想找到一個方式來表達自己。」書寫成為出口,海洋對廖鴻基的吸引力是從不同角度都能看出各異的風情,這些自然環境帶來的感動,用文字表達就變成文學,用音符表達就成了動人的曲目,以畫筆表達則成就藝術作品,投身於浩瀚的海岸景觀中,人不知不覺就會安靜下來,細細品嘗當下的美好。
即便在陸地上的人生歷經挫折,他卻因此學會懷著沉靜的心,傾聽、閱讀大自然,在天地間保持靜默;他的寫作養分始終來自閱讀海洋,因為親臨現場,成就一種難以被模仿的獨到筆觸,寫海上的真實生活經驗、海洋裡的朋友,老討海人的智慧,真情地訴說對海洋的戀慕、感動與困惑,也寫自海洋獲得的心性啟發,讓他從某些映照中理解自身,進而成了創造故事的人。海洋文學作為廖鴻基對海洋之美的抒發,這些紀錄其所思、所想與所感多達二十多本的作品,卻意外地陸續受到許多獎項的肯定。
海洋覆蓋地球超過70%以上的面積,海洋蘊藏豐富的生物及非生物資源,是生命的搖籃,也是人類自古賴以為生的重要環境;對於四面環海的臺灣來說,海洋不僅代表著資源,也是文化的根基。廖鴻基坦言「自己的眼睛是從出海那一刻起,才睜開的。」「討海生活,讓他看到一個新世界。」 隨著出海的次數頻繁,他也逐漸看見風景之外的海洋人文,逐步形塑出與海洋相關的思維、情感和習慣,這些關於海洋與人類的「地景」,開始成為廖鴻基筆下的關懷與表達,將自己對海洋的熱愛進一步深化為保育與推廣行動。
廖鴻基在海洋文學作品呈現出人與海洋的「地景」空間概略分為:海陸交界的海灘、大海以及由海回望的台灣島,他認為「在岸上搖旗吶喊說關懷海洋是不切實際...」如果能讓更多人親臨海上體驗、認識,將生存於海洋中的鯨豚當作朋友,以發自內心真誠的關切「你的朋友過得好不好?」,才會成為直接的關心。從環境、產業、到文化,海洋的豐富遠超過人類的想像;廖鴻基相信,如果更多人能夠對海洋產生這樣的認識,將能帶給我們更多有趣與精準的海洋知識,台灣島民或許也更能知道如何善待海洋。
廖鴻基分享:「對我來說,真正重要的任務是海洋教育。」因此,他積極推出賞鯨活動,讓遊客可以透過鯨豚親近海洋,同時基金會也持續培訓專業解說員,自己也常上賞鯨船,向民眾介紹鯨豚與臺灣的海洋文化;透過基金會實踐鯨豚生態調查、發起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率隊執行繞島計畫和持續不輟的書寫海洋文學;他認為「一名好的獵人,不會希望自己失去良好的獵場,因此,也必定是好的生態保育者。」他希望以教育與制度的方式,建立更為友善的海洋文化與經濟產業活動。
對於以海洋為舞台的創作者而言,廖鴻基認為:自己只是海島與海洋之間的橋樑,引領人們學習親近和看見海洋的遼濶,進而心升探索的興趣,亦是身為海洋書寫者的使命。透過廖鴻基老師的分享,現場同學們皆能感受他對海洋的廣泛觀察和感受、獨特的海洋經驗帶給他的感動,以及「海洋精神」展現的氣象和氣魄,那種豁然開朗,令人欣羨與嚮往;最後,他鼓勵同學們,多元學習、鍛鍊和培養職涯道路上的「海洋精神」,豐盛人生的篇章。
撰文、攝影/慈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