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清華大學投入AI科技協助開發特色商品 活化馬武督咖啡產業

台灣好新聞/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3.12.13 23:32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新聞圖片


清華大學以擅長的AI科技及設計企畫專業,協助大新竹地區發展地方特色產業。清華區創中心13日舉辦「『地』結良緣:國立清華大學在地實踐聯合成果展」。過去長期與清華攜手在地實踐的伙伴一同簽署「大新竹地方創生行動宣言」,包括新竹縣農業處長傅琦媺、新竹市環保局長江盛任、橫山鄉長張志弘、北埔鄉長莊明增等參與簽署,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也到場見證。

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表示,新竹是世界的半導體科技中心,同時也是3百年歷史的古城,但這個區域正面臨人口、產業、與文化發展不均的困境。他期許清華大學的學生跟在地團隊一同承擔責任,回應社會發展的種種挑戰,讓新竹成為一個更美好的生活環境。「在社會實踐的這條路上,清華不會缺席。」高為元說。

馬武督咖啡農使用清華教授鄭桂忠的電子鼻技術,檢測咖啡豆發酵酸度,以提升咖啡風味。

馬武督咖啡農使用清華教授鄭桂忠的電子鼻技術,檢測咖啡豆發酵酸度,以提升咖啡風味。

清華副校長兼永續長戴念華表示,清華推動永續廣受肯定,已連續3年蟬聯台灣永續典範大學首獎,校內團隊也屢獲台灣永續行動獎及遠見大學社會責任獎,期望未來與在地夥伴一同打造「安居城鄉、地方永續」的願景。

長期投入馬武督在地實踐的清華學院博士後研究員陳炯志表示,馬武督早年以水泥採礦為主要產業,水泥產業東移後,當地就業機會驟減,使得年輕人外流、商家沒落,居民們都希望能發展出能夠永續、重振地方經濟的特色產業。

新竹關西馬武督咖啡園的美麗風光。

新竹關西馬武督咖啡園的美麗風光。

馬武督農民嘗試投入咖啡豆種植,但受限於低海拔的環境條件,產出的咖啡風味未達預期。當地咖啡農去年透過清華區創中心的協助,引入清華電機系教授鄭桂忠研發的電子鼻感應設備,放在咖啡豆發酵桶中,即時監測發酵酸度數據,比人工判斷更加精準,大幅提升咖啡品質。馬武督咖啡在今年的咖啡杯測會中一舉得到83.9分的佳績,不輸高海拔地區所產的咖啡。

陳炯志表示,馬武督咖啡農還與清華資工系教授黃能富合作,以AI模型辨識結合智慧眼鏡,分辨咖啡豆是否已達最適合採收的成熟階段。

更多新聞推薦

睽違13年 黃敏惠親邀北港朝天宮來嘉繞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