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丁學忠提修農業救助辦法 科學勘災加速救災

台灣好報/ 2023.12.13 19:38
▲丁學忠提修農業救助辦法,促科學勘災加速救災。(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 劉春生/雲林 報導】雲林縣海線立委候選人丁學忠(十三日)在雲林縣農會總幹事陳志揚、雲林青農聯誼會理事長陳炳洲等多位青農,召開「修惡法、護農民」記者會,提出修正《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政見,丁學忠主張「科學勘災」取代「人工勘查」、「中央公告、中央審核」、「縮短勘災時程,加速救助金發放」三方向修正,讓受到天災損害的農民能夠真正受惠;丁學忠強調,天然災害救助辦法應以「救助」為出發精神,不該著重「防弊」,不能把勘查責任落在可能沒有農業經驗公務人員,衍生矛盾與對立,《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必須修正。

丁學忠指出,《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已訂定三十二年,期間雖歷經十多次修正,但仍保留「人工勘查」,尤其在其作業要點現金救助作業程序仍規定「農民申請救助項目符合此會(現農業部)公告現金救助項目,且經基層公所派員實地勘查認定損失率達百分之二十以上者,始符合現金救助條件。」不符合現代科學,每每造成農民與基層公所人員對立,甚至被有心人士拿來操弄政治工具,讓已蒙受災損的農民,受到傷害,也讓基層公務員飽受壓力與困擾。

丁學忠強調,現在的氣象資訊與統計非常發達,能準確地測出天災發生時雨量、風力、旱象,及其對於農作物品項的可能造成的損害,更客觀公正,反而用「人工」勘災會出現不客觀的情況,尤其許多公所基層人員並沒有相關的農業知識,用外行人去認定專業者的損害,讓人無法理解這項規定為何仍然存在?

丁學忠進一步指出,以這次小犬颱風為例,許多經驗豐富的農民都沒辦法判斷遭到延遲性災害,沒有任何務農經驗的公所人員如何準確勘查,其他像花生等等農作物都是如此,這樣的規定早該修正,尤其面對極端氣候帶來的激烈天氣變化,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必須修正。

丁學忠強調,農業部公告為農業天然災害救助地區,即表示同意該地區農作物已達救助標準,卻又要地方機關進行勘查,根本自打嘴巴,好人自己當,甩鍋給地方,他主張中央公告天然災害救助地區,就必須為自己政策負責,必須確保讓農民實際獲得相關的救助。

丁學忠指出,農作講究「節氣」,現行天然災害救助辦法從災害發生到農民拿到救助,可能要長達二個月,早已過了復耕黃金時期,根本緩不濟急,如果用科學勘災取代人工勘查,可以大幅縮短農民獲得救助時間,更有利農民復耕,擺脫災損陰霾。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