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10萬印度移工爭議 清大學者:讓1萬印度學生來台落地生根更實際

匯流新聞網/潘語綺 2023.12.09 02:06

10萬印度移工爭議 清大學者:讓1萬印度學生來台落地生根更實際 22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語綺/台北報導

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與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日前邀請台灣印度研究協會理事長、清大副教授方天賜,呈現真實的台印關係。方天賜說,無需太期待因為中印邊界戰爭而讓台印成為戰略夥伴,否則印度可能會問「中印開戰,台灣準備派多少人幫我們打仗?」根據彭博社報導,印度與台灣最快12月簽署就業流動性協議(employment mobility),預估台灣可能開放多達十萬名印度移工,此一消息為民進黨政府所否認,說「數字並非十萬人」,但沒有解釋到底會開放多少人,反而認為指控者是「對岸認知戰」。

方天賜首先對政府的應對難以理解,對於重要議題只呼籲網路社群(奶茶聯盟)要團結,反而沒向台灣民眾解釋清楚,似乎是本末倒置。而要討論台印關係,要先檢視中印關係。方天賜說,中印關係很不穩定,印度要了解中國要讀中文,但不可能找解放軍,只能找台灣過去的華語教師。印度人要學中文,除了國安問題之外,還有經貿需求,可見台灣在印度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而針對印度移工的需求,方天賜坦承國內許多產業都有缺工現象,然而到底缺工有多少,民眾擔憂的是引進移工會不會讓低薪更嚴重,開放後會不會排擠現有的工作機會,乃至於造成治安惡化,這都需要完整的配套措施。

但另一方面方天賜也澄清,全世界國家基本上都是有限度的開放移工,因為對本地的經濟有所幫助。現在是因為十萬人的數字,讓大家有點嚇到,而台灣社會對印度的認識也不是很多,因此有些片面的刻版印象。方天賜以「美國夢」為例,給移工平等的條件,吸引全世界最優秀的人在那片土地上,台灣為何不能成為東南亞國家的台灣夢?這是有利於雙方的事。

陳學聖認為,政府應該要先讓印度學生來台灣唸書,再留下在台灣工作,這樣子在台灣有一段適應期,對文化也比較瞭解。在印度要進到好的大學,比中國大陸還困難,台灣應該對印度學生廣開大門,這些學生未來將是台印關係重要的推手。陳學聖說,民進黨其實就是排斥兩岸交流,才要以「新南向」替代,因此反對陸生就業而要引進印度移工,但台灣與新南向國家的貿易順差佔比,從105年的4.17%降到111年的1.77%,這是殘酷的事實。

方天賜則說,他有許多朋友在新南向努力,這些努力也不該被抹滅。不過新南向政策原本設定的目標之一是避險,是不要對中國大陸依賴太過。但回頭來看,應檢視我們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度是不是降低了?方天賜認為從貿易順差來看,去年我們對全球是順差,但如果扣掉對中港澳的順差,其實我們對其他的國家是逆差。

至於是否「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因為中印邊界戰爭而有利於台灣關係,方天賜不太認為一定要強調台灣與印度的戰略合作,否則印度朋友會反問「中印邊界衝突,台灣要派多少人協助打仗?」反之亦然。不如務實一點,讓社會交流增加,與其開放十萬名移工,不如引進一萬名印度學生,畢業後擇優留下來,讓台灣成為他們安身立命之處。

而就柯文哲接受專訪,表示在外交方面還是會按照蔡英文路線,何志勇認為又是「蝙蝠」想兩邊討好的一個典型,證明柯文哲沒有自己的中心思想。現在如果有棄保效應,可以發現柯吳配支持者的黏著度最低,但「棄柯」會「保侯」還是「保賴」,就是藍綠要爭取的對象。他呼籲選民要少一些個人情緒,要深思誰能有機會來為大家實現下架民進黨的願望。

何志勇說,112年上半年主要出口市場佔比,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只佔35.5%,與111年相較是下降的,但同時台灣經濟成長也是創下14年以來新低,這代表民進黨政府非常依賴中國大陸,前二年對陸出口佔比提高就經濟高成長,反之就創新低。

照片來源:志聖鮮思辦公室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松山家商2棟樓「下陷5公分」 許淑華:已請結構技師勘驗

不只「班班有冷氣」 蔡其昌:讓孩子在涼爽禮堂畢業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