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談要改為內閣制者,卻對總統選舉方式未置一詞,其實說明了他們對憲政制度缺乏了解與不負責任。最早把改為內閣制當成競選政見者是柯文哲,目的在於贏得總統大位,對於是否應改為內閣制的議題,他需要補課的地方還很多。(圖/取自網路)
作者/桂宏誠
總統大選開戰以來,各候選人紛紛提出了許多政見,希望因此獲得選民支持投下一票。但如果未來選民不能直接選舉總統,大家能夠接受這樣的制度改變嗎?
我國憲政體制應改為內閣制的議題,在這次總統大選中又被提起。而且,得到的反應還不錯,也沒有政黨公開表示反對。因為,大家似乎都認為現在的總統權力太大,對之缺乏制衡的機制,甚至我國成了「超級總統制」,故要以內閣制來「制衡」總統。
姑且不論政治菁英及國人對本應稱為「議會制」的內閣制了解多少?但大家在表達支持內閣制時,卻未曾聽到要一併改變現行總統直選的方式。然而,如果大家心中所想要的內閣制,可以保留總統仍然由選民直選產生,那麼未來在總統選舉時,還要不要提出政見呢?
大家都認為內閣制是「有權有責」,不像現在的「超級總統制」是「有權無責」。所以改為內閣制後的總統,即使仍是直選產生,也不應該有權。若真改為這樣的制度,別說競選總統時仍提出政見就沒有意義,競選過程也將不再那麼熱烈。
我國憲政體制原為「修正式內閣制」,後來修憲時為了彰顯「台灣人選台灣總統」的台灣主體意識,總統才從間接選舉改為直接民選。不僅如此,修憲時還曾強調,直選的總統因有了直接民意的基礎,權力當然也應該擴大,故應單獨任命行政院院長,無須再經立法院的同意。
基於此,現在大談要改為內閣制者,卻對總統選舉方式未置一詞,其實說明了他們對憲政制度缺乏了解與不負責任。而最早把改為內閣制當成競選政見者是柯文哲,他無非是以「聯合內閣」來向其他黨進行「統一戰線」的工作。
換言之,柯文哲的目的在於贏得總統大位,對於是否應改為內閣制的議題,他需要補課的地方還很多。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桂宏誠,公務人員高等三級考試及格,三進三出政府機關。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和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校名都不怎麼政治正確。目前擔任生涯第一個工作機構民主文教基金會的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