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2024總統與立委大選將至,民進黨正常國家促進會(簡稱正國會)多位立委及立委參選人27日提出8大面向的政策願景,延續過去「國家正常化、願景新國家」的訴求,推出13項有感好政見,以呼應副總統賴清德所提出的「國家希望工程」。
圖/民進黨正常國家促進會多位立委及立委參選人今(27)日提出8大面向的政策願景,呼應副總統賴清德所提出的「國家希望工程」。(圖/正國會提供)
民進黨立委吳琪銘、陳秀寳、黃秀芳、林岱樺,立委參選人陳俊宇、李坤城、彭俊豪、劉仁照,共同參與「台灣正連線,有感好政見」共同政見發布記者會,分別就「社福」、「產業經濟」、「教育」、「永續環境」、「農業」、「交通」、「國防」、「人權」8大面向,提出13項政見主張;盼因應目前台灣所面臨的困境,聚焦改善少子化困境、提升智慧產業動能,全面推動三語教育、建立台灣社會韌性基礎等願景藍圖。
彰化縣彰化、芬園、花壇立委黃秀芳指出,依據國發會推估,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在醫療照護外,也應規劃「銀髮運動據點」,未來將推動在全台灣設立500個銀髮運動據點,營造無壓力的友善運動空間;此外,台灣應該以社會投資觀點,打造具正向循環的社會福利制度,為因應少子化困境,並完善對孕產家庭的照顧,以及需要營造更友善的托育環境。
圖/宜蘭縣立委參選人陳俊宇直言,台灣從2019年提出觀光立國願景,即以落實觀光主流化為目標,持續推動台灣成為優質旅遊觀光國家。(圖/正國會提供)
宜蘭縣立委參選人陳俊宇直言,台灣從2019年提出觀光立國願景,即以落實觀光主流化為目標,持續推動台灣成為優質旅遊觀光國家;下一步應整合台灣交通服務與各地特色觀光圈,促進地方創生產業發展,創造出從文化、商品及在地品牌、服務到行銷的完整供應鏈,提升觀光品質,讓觀光立國的效益,回饋地方。
圖/立委吳琪銘強調,要發展以低軌衛星和6G為基底的次世代通訊技術產業,配合軍工產業的無人機技術應用,使台灣成為全球創新科技產業鏈的堅實夥。(圖/正國會提供)
新北市土城、三峽立委吳琪銘強調,台灣要成為世界的科技島,除持續強化半導體產業的AI晶片研發及異質整合封裝技術,引領資訊產業致力於人工智慧演算法的進化,亦同步發展以低軌衛星和6G為基底的次世代通訊技術產業,配合軍工產業的無人機技術應用,全面佈建關鍵基礎設施安控系統;升級五大核心技術產業,使台灣成為全球創新科技產業鏈的堅實夥伴。
彰化縣伸港、線西、和美、鹿港、福興、秀水立委陳秀寳認為,為接軌國際、保有台灣文化,並厚植台灣關鍵科技實力,應該全面推動三語教育;科技實力已是台灣各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核心,以校校有程式語言課程為目標外,為深化母語學習環境,也推動一縣市一間母語實驗教育亮點學校,並將新住民語加入本土語言,結合母語、英語和程式語言教育。
高雄市仁武、鳥松、大寮、林園立委林岱樺表示,台灣應建立「經濟物種及保育物種」種源及基因資料庫,選定台灣潛力農產品,從物種基因保存及改良,種植及養殖到加工行銷,打造明星農產品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台灣也應該強化自身的種苗基因庫,在為台灣這塊土地與未來世代保種,同時這個基因庫也可以成為農業改良、農業研究的重要後盾,維持台灣農特產的競爭力。
圖/新北市三重立委參選人李坤城說,正國會主張應在國土計畫法中,增設「氣候變遷與永續國土專章」,以落實韌性的國土規劃與治理。(圖/正國會提供)
新北市三重立委參選人李坤城說,有鑒於氣候變遷對環境的影響日漸顯著,應以強化國土韌性、永續發展的精神,提高國土使用時對各種衝擊影響的調適能力;正國會主張應在國土計畫法中,增設「氣候變遷與永續國土專章」,以科學數據及完整的資料庫為基礎,研擬訂立氣候變遷調適的防災策略與管理機制,並納入環境敏感地區土地使用指導原則,以落實韌性的國土規劃與治理。
李坤城補充,面對淨零碳排的國際趨勢,如何協助中小企業轉型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課題,應整合政府與國營企業的資源,建立國家級碳權銀行,將多餘的碳權販售予需較長時程轉型的中小企業;此外,應將《保護所有人免遭強迫失蹤國際公約》、《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與《保護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員權利國際公約》三大核心人權公約內國法化,真正落實人權立國之精神。
桃園市中壢立委參選人彭俊豪強調,交通安全攸關人身安全,一直是台灣重要施政重點,台灣也推動易肇事路口改善計畫多年,有些路口事故件數卻不減反增,原因為地方政府礙於預算,多以標誌標線作為改善方案;應從交通建設推動人本交通,正視道路設計問題,並依照不同路口及路型態樣,建立兼具行人安全與行車流暢的標線號誌與工程設計規範,以達成2030行人零死亡的目標。
桃園市龍潭、平鎮立委參選人劉仁照直指,台灣應增加國防部常態預算,投入國內軍事投資及現役的設備維護,並同時考量國際情勢、敵情威脅,提高國防預至GDP 3%標準線,提升台灣自我防衛能力,並針對防衛作戰需求、兼顧考量國家財政,佈建兵力整建計畫,投入國內研發,增強我國軍事實力;而為了達成國防自主,台灣應該持續投注足夠的經費與資源在國防科技工業。
【更多引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