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微波食品健康嗎?加熱吃不到營養?教你微波爐「使用5招」容器要用對

優活健康資訊網/照護線上 2023.11.27 11:00


「果然想要趕快吃到晚餐,還是到超商買最快了。」余華到了晚上8點才走出公司電梯門,想也不想地就前往路口轉角的便利超商,選了個青醬義大利麵到櫃台加熱。沒多久,余華就捧著熱騰騰的餐盒坐下,拿起餐具看著起司融化,幸福地撕開餐盒外層包裝⋯⋯



微波食品真的超方便,如果人在外面忙,又不想到餐廳排隊等餐,超商的微波食物種類繁多,從選擇到入口大約5分鐘內即可完成。而現在也有更多讓小家庭能快速上餐的冷凍、冷藏選項,同樣靠著微波爐,就能輕鬆上菜。

不過,你可能也聽過有人對微波食物唯恐避之不及。究竟微波餐點會有哪些健康疑慮,哪些又不需要太過擔心?我們一起看下去。

微波爐啟動後,會釋放微波讓食物裡面的水分子快速震盪、產生熱能,以很有效率的方式加熱。為了讓加熱更均勻,微波爐設計上就出現轉盤來幫助食物均勻受熱。除了旋轉這一招之外,你也可以在加熱過程中先停一下,攪拌食物,或幫食物翻面,讓食物更能均勻受熱。

許多人會擔心微波影響身體,但假使這是一個狀態良好的微波爐,並不會溢出微波。而且微波與X光線分別是在光譜的兩端,微波這樣的加熱方式並不會讓食物變得帶有輻射線。食物裡面也不會有殘存的微波,我們可以把微波爐想像成電燈,把微波類比為光線。關掉燈後,會立刻變暗,失去光線。關掉微波爐後,也是這樣,微波消失了,不會殘存在食物或微波爐裡。

微波爐的加熱模式



微波爐加熱的特色

微波能穿透食物表面的深度大約是2.5到3.8公分左右,無法穿透太厚的食物。當加熱比較厚一點的食物,微波是無法加熱到中心的,僅能靠食物表淺面升溫後傳導熱能進去到更深的地方。因此,若用微波爐來加熱厚度較厚的食物,可能會因為溫度不平均而導致微生物殘存。

且微波比較適合用在「再度加熱」食物,畢竟微波加熱時,食物受熱不一定非常均勻,不見得能完全滅菌,若要烹煮生食,須特別留意。但是再度加熱食物當然也是會有風險,畢竟在烹煮完成、食物降溫後,食物可能會再度孳生細菌,因此最好都要加熱食物至少達到攝氏82度以上才有滅菌的效果。

另外,一份食物裡接受到微波後,也可能因為內容物成分不同而讓加熱速度不同,需要特別留意。

在微波爐裡面,只有食物會被加熱,周遭空氣並不會被加熱,而是溫度跟室溫一樣,因此食物的最外層並不會因為接觸到熱空氣而變得過熱,但這也表示食物的表層不會乾燥到發生梅納反應,因此食物的表面較不會出現褐色外觀,也不會出現撲鼻的香氣。

這樣的食物可能會被認為「不夠美味」,因此生產微波即食餐點的廠商,就會靠著加多一點鹽、多一點糖、多一點油脂、與多一點調味料,來提升即時餐點的美味程度。然而,調味料愈多、加工程度愈高,對消費者的健康就不是件好事情了。加工食品吃愈多,與早死是有正相關性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塑化劑的問題。曾有研究買了超過400種裝食物的塑膠容器來研究,發現大部分的塑膠容器都會滲出影響荷爾蒙的塑化劑。而這些讓容器更柔韌的塑化劑,會出現在各種外賣容器中,在超商買來即時的湯、飯、麵,都是裝在塑膠容器裡。再被微波加熱後,溢出的化學分子很可能會干擾荷爾蒙和身體的代謝系統,影響我們的血壓和胰島素抵抗性,從而增加罹患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的風險。

以塑膠容器直接加熱微波食物,具有潛在的健康風險。若要食用微波食品,請盡量改用陶瓷、玻璃等較安全的容器盛裝。

 微波爐加熱帶來的健康風險

過去曾有研究認為,若與滾水燙青菜相比,用微波爐加熱蔬菜會讓蔬菜流失比較多的多酚,而失去抗氧化效果。但後來發現,蔬菜的營養流失與烹煮的時間長短、溫度高低、與是否在水中煮都有關係。

不過呢,後來也有人發現,如果只用微波加熱青花菜1分鐘,並不怎麼流失營養成分。但如果加比較多的水再去微波青花菜,這時營養成分則會流失更多一些。

目前結論是,微波加熱並不會特別破壞食物營養成分,和其他烹煮方式的營養價值差不多。畢竟有的營養素在加熱後就注定會被破壞,維生素C等抗氧化劑就是個例子。不過呢,因為微波爐加熱時間較短,應該算是能夠幫助保存營養價值的加熱方式。

總之,現代人常使用微波爐,而基本上微波爐加熱應該是沒什麼健康疑慮的。只要注意下列幾點:

  • 使用前要閱讀使用說明,了解如何正確操作。
  • 慎選呈裝食物的碗盤,不要以塑膠容器或金屬進到微波爐中加熱。
  • 慎選加熱的食物內容,減少食用加工過度的即時餐。
  • 加熱過程中可以透過旋轉、攪拌、或翻面,讓食物更均勻受熱。
  • 不要加熱密封的食物,避免水蒸氣聚集而爆炸,無論是整顆未打破的蛋,或皮膜完整的香腸、火腿,也都屬於密封,並不適合微波加熱。

微波爐加熱對營養成分的影響




(本文獲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為:對於微波食物,你有哪些健康疑慮呢?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