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說,菜市場是兒時跟阿嬤的記憶,停在很模糊的一角,十多年來從未再走入人聲鼎沸的市場。他們的生活裡只有小七、全家,所謂的市場就是全聯、家樂福或是百貨公司地下一樓的超市。
走入市場,看見庶民生活百態的現場,感染氣味淋漓的人間煙火。圖:陳嘉英提供
對這一代新新人類而言,傳統市場是一道跨不去的坎,是避之惟恐不及的異次元。即使學校旁邊就是木新市場,但他們上下學只走大街,公車站旁的早餐店、飲料鋪、麥當勞、星巴克、自助餐店才是真實的存在。
傳統市場,總與陳舊、髒亂、老人連在一起。他們逛夜市,買現成的吃喝,看流行的服飾,偶而還能打個彈珠、射些汽球或者撈個魚,沈浸在馬戲團式的五花八門,滿足眼睛腸胃的即時欲求。
這一切,在他們走入市場之後,印象裡的黑白電影,變成實驗劇場,每個人都參與一場即興演出,當然包含嘴硬的學生們。
巷弄邊做生意的店家,是市場另一番活潑生動的景象。圖:陳嘉英提供
市場,就是日常,庶民以生活寫成一卷卷關於生命,回憶,家人的歷史。
道南橋邊的木柵市場、景美女中旁的木新市場都啟用於1983年,但前者從遠古以木柵為欄與平埔族畫地界開始,就是交易之所。旁邊高處的福德祠是昔日的渡船頭,自景美溪、新店溪往來的帆船、木船,載著山裡的茶葉、香菇,田裡的菜蔬、玉米,自家打造的農具,就這麼在露天下一字排開,像陳列自家寶物般炫耀著,或者以物易物地分享。
就這麼形成了木柵老街,最原初的喜餅舖、雜貨店、傳了幾代的苦茶麻油行、老茶行、中藥店,現在還守著指南路上窄小的鋪子,等待尋找歲月記憶的人歸來。
官方蓋了大樓,但習慣巷弄邊做生意的店家,兀自據地擺攤。深坑、石碇小農種的青菜、想當小農的種子店、魚漿現炸的甜不辣、魚丸、生煎包、手工水餃、肉乾肉鬆、壽司…,都是三、四十年老味道。無論搬家多遠,離開多久,如鱒魚般總要回來跟老闆打聲招呼,吃上剛出爐的水煎包,才有回家的感覺。
街角的老雜貨店,盤據90度的地理優勢,掛成彩帶似的海帶、粉絲,成包成袋的海帶芽、乾木耳、豆腐皮、麵筋、蓮子、金針…疊影皺褶裡,自是小宇宙。老闆無論多忙,總能精準無誤地指出花豆的位置、金棗的價錢,還不忘推銷冬令進補、春天養生的銀耳。在你為請客發愁時,她瞬間化身傅培梅等級的老行家,遞給你栗子、筍乾、香菇、魚皮、紅棗,強烈指定你要煮鍋佛跳牆,以顯出媳婦的手藝,待客的誠意。
這是隱匿於菜市場中最飛揚活潑的時刻,眼神、對話都是鮮活生動的戲,讓你見識到高手在民間,比直播網紅更精采的脫口秀。
走入家庭主婦煮夫行陣,看攤上人生,讀攤販心情。圖:陳嘉英提供
在京都,總會迷戀錦市場的海鮮,住東京,少不了吃築地市場美食。到西班牙巴塞隆納,怎能不去博蓋利亞市場吃片伊比利火腿,看新鮮蔬果可以像萬花筒變幻瑰麗的色彩;來土耳其伊士坦堡,必然要鑽進中東最大的大巴札市集,見識他們如何以乾果、香料作畫,把馬賽克燈布置成阿拉丁神宮。芬蘭赫爾辛港區邊的露天市集廣場,會想挑個薩米人原住民用樺木天然樹瘤做成的胖木杯,買老奶奶編織的羊毛帽。怪不得日本生活風格雜誌《BRUTUS》的「台灣特輯」,捨棄101,而以台南國華街傳統市場當作封面。
市場,看似是失序的迷宮,卻亂中有序的呈現參差美學,活色生猛恣意蔓生的趣味。小販們看似江湖,實則是潛伏古老智慧的生活智者;乍看擺攤開店,其實是教你如何生活的場所,告訴你東家長西家短的水晶球;一攤攤精心擺放的魚肉,隨性攤開籮筐箱底的蔬果,以亢奮的野性,溫馨的信任,讓你看見庶民生活百態的現場、買賣交易留存代代相傳的人情味。
這聲光氣味淋漓的人間煙火,自然勝過書上的地理誌、台灣史,直逼人類學的踏查報導。於是,我們出了校門,走入家庭主婦、煮夫行陣中,看攤上的人生,讀攤販的心情,聽主婦的買菜經,問果肉菜蔬生長的身分證,探究他們如何看待這份工作,感受空氣中飄浮,耳邊流竄的溫度與氣息。
作者:陳嘉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閱讀教學課程講師、景美女中語文資優班教師及召集人、曾獲台北市特殊優良教師與台灣省師鐸獎。
著作:《課堂外的風景》(與陳智弘合著)、《凝視古典美學:高中古文鑑賞篇》、《寫作力》、《打造閱讀的鷹架:教你如何閱讀》、《閱讀力:三招教你破解閱讀密碼,強化競爭力》、《從世界名著經典出發,提升你的人文閱讀素養、《第一本教你寫好學測國寫的作文書──議題導向的閱讀與寫作》等。
本篇文章轉載自《桃園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