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時報/記者林明佑報導】彰化縣為畜牧大縣,蛋雞飼養近2,000萬隻,年產雞蛋達35億顆,供應全國近二分之一雞蛋,產量為全國第一,號稱「最會下蛋的縣」,然而因動保觀念的提升,傳統式「格子籠雞」易受疫病、天候等因素影響,產蛋率高高低低外,更不及許多國家的80%。為此,彰化縣長王惠美率領縣內各農會總幹事赴荷蘭進行農業考察,特別造訪Kipster蛋雞場,探討友善雞蛋產業如何平衡生產效益與動物福利。
歐洲是全世界最早開始提倡動物福利的地區,荷蘭也自2012年起,禁止使用格子籠飼養雞隻,並將友善雞蛋分為三個等級,以星級數來標記,其中1星代表每隻雞的活動空間較大,2星包含了更多外出空間,而3星則表示雞隻可以自由外出。
Kipster 被譽為「為傳統畜牧業帶來變革的養雞場」,家族企業在遭受禽流感重創倒閉後,創立非籠飼牧場浴火重生,採用「多層平飼」方式,以人類剩食加工成飼料,並將雞糞製成有機肥料,達成循環經濟。
歐洲不鼓勵鷄蛋洗滌,故從産蛋箱將雞蛋輸送至包裝區,立即裝盒裝箱販售,Kipster整廠耗費人力低,産出蛋品也很乾淨,販售的蛋比一般的蛋貴,但比有機蛋便宜,5顆裝一盒約1.19歐元,減少生產過程中的廢物和碳排放,實踐友善雞蛋和環保共存的理念。
另外,Kipster 也與荷蘭當地的大型麵包坊、超市合作,回收店家無法販售或剩餘的食材,來作為蛋雞飼料的基底,避免食物浪費,又可減少動物與人爭糧的危機,讓麵包轉換成動物蛋白質,供人食用。同時,為確保他們的蛋雞可以攝取足夠的營養,保持一致的品質,也使得Kipster 雞飼料比普通飼料減少了50%的碳排放,達成他們設定的永續目標。
Kipster更產出全球第一顆「碳中和」雞蛋, Kipster蛋雞場的建築設計相當巧妙,屋頂呈現傾斜式設計,搭配太陽能板以提供場內電力,同時確保充足的採光,使雞隻能夠充分接受陽光照射;雞糞則經過乾燥處理後轉化為肥料,供應給農民使用;另外,雞蛋的包裝採用全可回收的紙盒,將每公斤雞蛋的碳足跡從4公斤降低至1.3公斤,剩下的用碳交易方式達成,達成在生產過程中,實現碳中和,也實現了循環經濟的理念。
彰化縣政府積極推動友善雞蛋產業,計畫輔導傳統雞舍改建為新型態的蛋雞場,以降低疫病傳播風險,同時引進智慧農業環控設施,有效控制並維持飼養環境的穩定性。在動物福利方面,鼓勵業者採用密度較低的平飼模式,或者是採用動物福利籠(豐富籠)方式,給予雞隻更大的活動空間和更符合其生長習性的環境,包括磨爪、沙浴和棲架等設施,以促進生產動物福利雞蛋,支持人道飼養精神為目標。
在全球發展趨勢中,淨零碳排成為重要目標,畜牧產業要實現永續發展,除了循環農業之外,飼養過程中的節能減碳措施也變得相當重要。Kipster蛋雞場在這方面的提前布局和充分實踐,將成為彰化縣蛋雞場及友善飼養業者的良好參考,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開啟嶄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