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鐵面禦史與源清流潔/俞竹筠

台灣好報/ 2023.11.16 14:55

俞竹筠

清代錢詠(1759—1844)在【履園叢話】中,實錄一段故事。康熙 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帝勵精圖治,整頓吏治。規定“清查法”,凡“有浮冒者,將該管官並該省督撫照例處分”。此法一出,江蘇巡撫湯斌不敢怠慢。查到吳江縣令郭琇身上。郭琇乃進士,一貫遵紀守法,操守自律,何故倒成了墨吏?湯斌疑惑,有點不相信。

湯斌傳來訓斥,郭琇振振有詞道:“大人有所不知,向來上官要錢,下官沒有辦法,只得取之於民”。又說:“如果大人清廉如水,下官決不會貪”!湯斌默然。經查,郭琇為應付上級,所貪銀兩,並未進入私囊。

郭琇回到縣衙,命人將公堂洗刷乾淨,痛改前非。翌年考核,郭琇獲“治行為江南最”的好評。湯斌如實上奏,康熙大喜過望。待進京面聖,康熙即詢問詳情,加封郭琇為三品禦史。甫一上任,以過人法眼,對貪腐勢力頻頻亮劍。經過明察暗訪,抓到腐敗官員不法證據。他不畏黑惡勢力,與權貴堅決作鬥爭。郭琇冒死連奏三本,板倒了明珠、余國柱、高士奇等十多位高官。明珠(1635—1708)乃吏部尚書,大學士,權傾朝野。因賣官鬻爵,廣結黨羽等罪行,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被禦史郭琇舉報。其中余國柱還是他的恩師與頂頭上司。郭琇在余國柱手下四年,亦曾魚肉過鄉里。後來,他幡然悔悟,成為“鐵面禦史”。因瞭解貪腐手法,反戈一擊,頻頻奏效。

康熙有感於此,御筆一揮,題【源清流潔】四個大字。題畢,康熙對大臣諄諄告誡:“大臣為小臣之表率,京官乃外吏之觀望。大法則小廉,源清則流潔,此從來不易之理。”用現代話來說,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以身作則。上級做給下級看,下級行為百姓心知肚明。康熙一朝,之所以出現兩個廉潔奉公的“於成龍”,之所以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正是“源清流潔”。

後來,到了乾隆晚期,貪腐成風。和坤即為一例。他是乾隆的寵臣,獨攬大權,乾隆言聽計從。於是,和坤肆無忌憚,大肆收受賄賂,侵吞財富。乾隆剛死,嘉慶法辦。查抄和坤之家,斂財無數。百姓連喊:“和坤跌倒,嘉慶吃飽”,百姓並未得到實惠。原來,嘉慶沒收了和坤天文數字財富,不改善民生,為了私利。談到和坤,離不開乾隆。

乾隆(1711–1799)青年時,勵精圖治,開創了“康乾盛世”;中年時,卻故步自封,與西方工業革命脫軌,與民主思想遠離;晚年貪圖享樂,坐視兩極分化,導致階級矛盾激烈。和坤20年內,共貪污白銀8億兩,超過了大清王朝流動資金的兩倍多。如此鉅款,部分進入和坤私囊,有的納入皇家小金庫。按【大清律】載,貪賄160兩白銀,處斬。結果,嘉慶僅令其自盡。查抄的財產上繳皇家國庫,百姓則分文未得。如此源不清,流何咋能潔?後來,“鐵面禦史”難見,貪官污吏肆無忌憚。朝廷腐敗不堪,階級矛盾進一步激化。太平天國農民起義,鴉片戰爭,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內憂外患,直至清朝滅亡。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