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林明佑/台中 報導】「大師在明道」藝文流域主題特展至今邁入第15個年頭,今年,以「職人的手感記憶」為主題,展出臺灣交趾陶、藺草編織、手工燈籠、金門菜刀、傳統製香、原住民樹皮布等六項工藝,此外今年更特別邀請四位明道中學校友朱魯青、許文融、陳正隆、黃騰萱藝術大師聯合展覽,讓學子們除了體驗職人手感溫度,更能一睹大師風采,豐富人文素養。
▲「大師在明道」將美感教育帶進校園,今年更特別邀請四位明道中學校友朱魯青、許文融、陳正隆、黃騰萱藝術大師聯合展覽。(記者林明佑翻攝)「大師在明道」將美感教育帶進校園,今年延續故事列車,以「職人的手感記憶」為主題,從《明道文藝》雜誌的文化脈動「致匠心,無法取代的手感記憶」專欄出發,以文字閱讀為起點,再到藝文流域特展現場體驗,不僅有視覺呈現,更有嗅覺、觸覺等五感體驗,最後12月份以閱讀臺灣文化之旅結尾,用雙腳走讀臺灣在地文化場景。
▲「大師在明道」藝文流域主題特展,讓明道中學同學們一睹大師風采,同時傳達台灣傳統職人文化特色,讓職人的堅持與專注被更多人看見。(記者林明佑翻攝)另外今年的彩蛋「校友藝術聯展」,匯聚四位業界大師,朱魯青老師是華人世界第一位景觀藝術大師,在油畫及雕塑藝術領域皆有非凡的成就,明道的校門校景也皆出自於朱老師之手,本次展出兩件油畫作品〈海海人生〉、〈清境〉,以保護自然環境為創作初衷,與明道中學致力推動SDGs的目標相當契合。
許文融老師曾創作320公尺長「大臺灣峰物圖卷」現代台灣版清明上河圖驚艷世界,更以獨創草書雕塑揚名世界,此次展出不銹鋼草書立體雕塑作品〈野逸有詩〉,將中國的詩、書、畫與現代的美學結合,把中國畫追求的意境帶入立體雕塑,讓原本只可意會的意境變成鮮明可見的三度立體雕塑表現,開創出東方美學前所未見的新意境。
陳正隆老師創作現代水墨逾三十年的時間,打破傳統水墨毛筆的特性,用自然素材巧妙自製獨一無二的畫筆,藉由植物纖維不同的「筆鋒」及肌理,再結合拍打、拓染、滴灑、渲染等技法,打破一切的慣性、習氣,進而產生趣味橫生的未知效果,此次展出的〈竹影千字〉,更是榮獲「全球水墨大展500大水墨菁英」殊榮以及全國美術展水墨類銅牌獎等多項大獎的肯定。
黃騰萱老師擅長以浪漫表現主義與多元技法,虛實交融的手筆顛覆了傳統古典表現,此次展出油畫作品〈逐光風景〉,藉由故鄉風景來連結兒時的勵志及初心,透過層層撥開的洋蔥、時光遺留的舊石墩、勝利女神與黃色小鴨及荷花榮枯意象等,表達生命深層的悸動,以生活回首進行對人們努力過的土地歌頌,希望能喚起大家對於土地與城市的記憶。
大師在明道藝文流域特展已持續15年,不僅讓學生們有舞台,今年更邀請四位校友藝術大師大手牽小手,讓同學們也能感受大師風采,感謝校友們的熱愛母校回饋學弟妹們的愛心,同時傳達台灣傳統職人文化特色,讓職人的堅持與專注被更多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