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nba 天氣 mlb

攝護腺發炎不只頻尿,睪丸、會陰也疼痛!醫師:揪3大症狀、3招擊退頑疾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23.11.15 12:21

攝護腺發炎不只頻尿,有可能睪丸、會陰也疼痛!26歲L男從事藝術創作,本該是青春洋溢,但進來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門診卻垂頭喪氣、愁容滿面。他表示這三年會陰部常會脹痛,睪丸偶爾有抽痛感,伴隨著排尿困難及尿不乾淨。儘管嘗試過多種藥物,但始終無法根治,每個月都要忍受五到六天的痛苦。尤其,焦躁加上熬夜更讓整個人痛不欲生。

攝護腺發炎不只頻尿,睪丸、會陰也疼痛!醫師:揪3大症狀、3招擊退頑疾

經過謝醫師檢查後診斷為慢性攝護腺炎,從三個面向給予治療,除了調配藥物再加上低能量體外震波療程,並建議調整生活型態。經過兩個月治療,加上L男調整了作息及壓力釋放,終於擺脫煩人的困擾生活,重獲健康。』

慢性攝護腺發炎常見3大症狀:排尿障礙、會陰部疼痛、性功能障礙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說明,「攝護腺發炎」發生比率不亞於攝護腺肥大,但卻是較少被了解及重視的男性健康課題,它雖不具生命威脅,但對病人日常生活卻造成嚴重影響。各個病人臨床表徵皆不同,但幾乎都涉及泌尿系統。病人可能會有解尿不順、頻尿、尿不乾淨感或長期面臨勃起功能障礙、早洩等性功能問題,而最後發現原因竟是慢性攝護腺炎。

更令人驚訝的是,它還可能造成下體不適感,部位包括下腹部、會陰疼痛,甚至陰囊及大腿內側;有些病人的疼痛甚至還會位移,每週的痛點皆不同。這些不適包含了脹痛、抽痛或者難以描述的怪異感,嚴重者還會坐立難安。

由於上述症狀並非都同時出現,也增加了診斷的困難度。此外,慢性攝護腺發炎也是血精及男性不孕症的原因之一,在泌尿科男性病人佔有相當大的比例,不容忽視。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說明,「攝護腺發炎」發生比率不亞於攝護腺肥大。(圖片提供/奇美醫院)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說明,「攝護腺發炎」發生比率不亞於攝護腺肥大。(圖片提供/奇美醫院)

👉推薦閱讀:攝護腺肥大會變成攝護腺癌?泌尿科醫師:必補3大營養素保護攝護腺

慢性攝護腺發炎治療有3招

第一招:藥物治療,但需耐心調整找到個人化配方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指出,「攝護腺發炎」目前尚無標準治療療程,處理原則為針對不同症狀給予對應治療。簡單歸納有三大招式:個人化的藥物治療、生活型態的調整以及低能量體外震波。

首先,調整到適合於病人的個人化藥物組合。藥物治療共有六、七類不同機轉藥物,每個病人適合的藥物不盡相同,所以病人須好好配合醫師調整藥物,如同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套武功並持續修練,才會有其功效。

第二招:生活型態調整,是最重要的基礎,也是長期改善的關鍵

謝昆霖醫師解釋,生活型態調整是治療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基礎,如同武功的內心功法,要融入日常來調整,這也是復發與否的關鍵。常見危險因子包括刺激辛辣食物、長時間久坐、排便異常等,也有病人表示只要睡眠品質不好,接下來幾天症狀便會發作。生活型態醫學六大支柱包含了壓力及睡眠,生活壓力增加及睡眠問題,都可能會引發疼痛症狀,而疼痛不適又會對精神狀態產生負面影響,如煩躁、焦慮或易怒等,這些又會加劇疼痛,進入惡性循環。根據研究指出,攝護腺發炎病人更容易受到心理壓力及心身症的影響,因此做好生活型態調整,包含改善睡眠、有效壓力管理、修正危害因素及習慣,是長期改善慢性攝護腺發炎的關鍵。

第三招:物理性治療,奇美累積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經驗,成效良好

攝護腺慢性發炎是反覆發作不易痊癒的疾病,加上有些病人症狀十分嚴重,因此部分病人需要進一步物理性治療,以期有效地治療複雜型的攝護腺炎。

謝昆霖說明,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主要應用於慢性攝護腺發炎或勃起功能障礙。迄今已治療27位攝護腺慢性發炎的重度病人,前後共90次療程,約有80%病人疼痛有所改善,其中包括五個年輕病人不僅疼痛緩解,勃起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進步,其中大部分都是反覆嚴重疼痛,且藥物效果有限的重度者。

謝昆霖表示,「慢性攝護腺發炎」是一項重要男性健康問題,可能有疼痛不適、解尿困難或性功能障礙,長期下來會對身心健康和情緒壓力造成折磨。如果有相關症狀,應儘早諮詢泌尿科醫師,並透過三招:適當且個人化的藥物治療、生活型態調整及低能量體外震波,來改善反覆攝護腺炎帶來的困擾,適當且適時的治療更有助於疾病改善。

【延伸閱讀】

白肉火龍果吃多會拉肚子,真的嗎?吳建東中醫師:4大族群應慎食火龍果

吃蔬菜增飽足能減重、不會肥胖?劉伯恩醫師:潛藏3大肥胖地雷

產後易掉髮、便祕、疲勞…揪3大病因!周宗翰中醫師:三階段調理,喝「這湯」補氣血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4/928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