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寒流 望僕號 味全龍

中臺灣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計畫 藝文社造行動「賦權」新住民

中央社/ 2023.11.15 11:30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115 11:30:53) [中臺灣社造] 館長尹彙武、盧思岳理事長及鄒佳晶委員訪視社區營造成果 文化部指導、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主辦的「112年中臺灣社造成果交流會」今(14)日在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展開,37組社區營造團隊齊聚一堂,展出計畫成果,其中包含7個新住民的藝文社造行動,展現社造新活力。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館長尹彙武、社團法人台灣社造聯盟榮譽理事長盧思岳、第四屆行政院新住民事務協調會報委員鄒佳晶皆到場參與。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館長尹彙武表示,文化部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已進入4.0階段,在將近30年的社區營造推動基礎上,現行政策更加注重多元平權、世代前進、社會共創等價值,鼓勵跨族群、跨世代、跨領域的共識合作。因此,今年中臺灣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計畫除遴選出45組社造團隊,包含自發性帶領居民參與、關注公共議題的「自主參與類」計畫,與秉持共同參與精神、擴大協力引動的「互助共好類」計畫,更徵選7組「新住民藝文社造行動」團隊,鼓勵新住民共同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為所居住社區注入新的文化元素。

社團法人台灣社造聯盟榮譽理事長盧思岳表示,明年即將邁入社造30年,社區營造就像一場公民社會的接力賽,勉勵社區夥伴致力傳承文化,跨域合作,攜手前進。行政院新住民事務協調會報委員鄒佳晶則表示,很高興看到今年的新住民藝文社造,能夠將自己想做的事情,經過半年的時間將之呈現出來。

尹彙武表示,美學館常年透過委員訪視輔導、社造培力課程、影像歷程紀錄、期末成果交流等方式為社區協力,希望透過一整年的計畫執行、近40場次的訪視及培力活動,以及成果交流會「跨域共創」的精神,協助團隊落實願景,並在社會參與的路上,匯集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

今年度入選中臺灣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計畫的45組社造團隊,計畫涵括田野調查、文史出版、影像創作、藝術創作、工藝轉型、傳統技藝推廣等,黑皮泥思有限公司蹲點於臺中市烏日區,獲得互助共好類兩年期計畫,第一年以「家之味」訪談常民飲食文化,第二年以「菜之市」調查3處傳統市場,期望以飲食文化切入在地記憶,「用家鄉的土,吃家鄉的菜,說家鄉的故事」。南投縣地方產業群聚發展協會長期在中興新村推動聚落品牌,同樣獲得兩年期計畫,第一年以「景點馬拉松」蒐集在地故事並轉化圖文創作,第二年以「跨界旅行箱」建構獨立式、主題式、套裝式等不同的在地旅行,實踐「村子很大,大到足以乘載每一個人的夢想」的願景。

7組新住民藝文社造行動則分別從新住民的香料飲食文化、傳統皮影戲、民俗節慶活動出發,展出印尼獨立建國紀念日、越南中秋節星星燈籠、印尼皮影戲及蠟染、柬埔寨及泰國飲食香料等主題,以文化藝術為媒介,投入社區營造。在提案徵件與執行階段,美學館陸續邀請越在嘉文化棧負責人阮金虹、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創辦人張正,以及社團法人台灣社區重建協會創會理事長盧思岳等人,分享社區營造實務經驗、協助團隊凝聚構想,並安排多次專家輔導訪視,協力新住民藝文社造行動實踐。

「112年中臺灣社造成果交流會」現場也邀請社團法人彰化縣秀水鄉馬興社區發展協會-兒少戰鼓隊演出《齊天》,透過多部鼓樂編排手法,營造戰鼓豐富的聽覺層次,呈現出排山倒海的氣勢。馬興社區發展協會推動戰鼓與南管傳統技藝傳承,透過文化部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計畫,招募社區青年志工陪伴社區兒童進行團練,共同演出成果,期望傳承並發揚社區的技藝,讓青年和兒少成為社區的嶄新力量。

成果交流會中的所有團隊,無論從田野調研、跨文化交流、文化轉譯、到社會創新實驗,皆展現了社造工作者對於家園的熱切想像與美好願景;由社區到社群,從參與到創造,透過彼此經驗交流分享,激盪實踐方法,持續擴大參與,用行動凝聚社區向心力,共融共榮,搭建永續共好平臺。

(廣告)

[中臺灣社造] 館長尹彙武、盧思岳理事長及鄒佳晶委員訪視社區營造成果

[中臺灣社造] 枝多少有限公司陪伴已走入歷史的花壇磚窯廠重獲新生

[中臺灣社造] 雲林縣戲偶藝術發展協會及黃世志電視木偶劇團分別來自雲林縣斗南鎮及北港鎮

[中臺灣社造] 臺中市清水生活美學協會以眷村結合眷村花磚及藍染,打造新的工藝品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