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只有3成出手勸阻大人打小孩,缺少正義魔人

品觀點/記者 許怡雯 2023.11.14 11:20

看見路上大人打小孩,你會出手勸阻嗎?兒福聯盟調查發現,雖然有9成民眾認為打罵不是有效的管教方式,但是,當親眼目賭大人在公共場合打罵小孩,甚至用力拖走小孩時,近7成的民眾只會冷漠旁觀,只有3成會上前勸阻與尋求協助。對此,親子作家表示,民眾不要怕當正義摩人,可以前往關心了解,嘗試安撫家長情緒或把孩子帶開。千萬不要私自拍攝過程並上網公審,反而會對家長及孩子造成更大傷害。

兒福聯盟日前提出「No Hit Zone零暴力空間」倡議行動,並公布《公共場合目睹大人打罵小孩經驗》調查發現,近9成的民眾(87.9%),曾目睹在公共場合大人打/大聲責罵/用力拖走小孩。其中有16.6%的民眾表示,他們每個月都會目睹這種事件。

調查指出,民眾最多是在購物商場如百貨公司、超市、便利商店目睹;第二是在餐廳、美食街;其次超過4成民眾是在馬路邊目睹,3成在公園或兒童遊戲場;除此之外也有14.9%在校園、補習班或安親班附近。

兒盟執行長白麗芳說,令人心疼的是,很多被目睹暴力的地點,是出現在補習班、校園、兒童遊戲場域等兒童活動頻繁的場所。這些原本應該是孩童感到安全和受保護的地方,現實中卻發生了暴力事件,不僅對處在暴力狀況中的孩童造成直接心理影響,也對處於同樣場域的兒少們,產生目睹暴力行為的負面影響。

調查也發現,超過6成民眾對於這類事件的處理方式,是先站在旁邊看,必要時再出手;其次有33.5%裝沒看到或不處理;僅有31.2%的民眾會自行上前勸阻、請該場所負責人或保全協助勸阻,或報警或打保護專線。

這些數據反映了公共場合暴力事件,對民眾的普遍關注和擔憂,也呈現了部分民眾在目睹公共場合的兒少暴力行為時,常常不知該如何應對,彰顯了「No Hit Zone零暴力空間」設立的重要。

然而,在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必定有遇過孩童遊戲、哭鬧不止的情況產生,隨著孩童的成長發育條件不同,難免有家長面臨管教上的無力之處,此時民眾對育兒家庭的包容和理解,也是衝突發生當下的最佳解方。

在經歷公共場所教養衝突的家長中,近7成(68.9%)的家長表示,希望旁人忽略哭鬧中的孩子,給出空間和時間自行消化處理。5成3的家長希望旁人不要白眼、顯露不耐煩表情;4成7希望旁人不要批判、干涉管教。

顯見公共場所發生的教養衝突,不僅對孩童身心產生影響,也同樣對家長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在不友善的環境中,往往會激化當事雙方的情緒,造成更錯誤的判斷。因此營造友善的育兒環境,或許才是家長們真正的盼望,當公共場所發生了教養衝突,周遭人們的體諒、友善,給予家長們充分的包容,才是最佳的支持。

教養作家彭菊仙則表示,她曾在住家的中庭目睹,媽媽怒吼就讀國小低年級的孩子,眼見媽媽愈罵愈生氣,她擔心孩子的自尊心會被毀掉,便先把孩子帶到一旁,告訴他「我明白你很難過與生氣」,接著走到媽媽身邊說「你辛苦了,你一定有你的苦衷和理由」。

這位媽媽一聽便大哭,原來她過著丈夫不理家庭的「偽單親」生活,一人打拚很辛苦,因此把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彭菊仙拍拍她的肩膀安慰,她哭著跟孩子道歉。

彭菊仙表示,這個例子可以看到,家長打罵小孩可能有其隱情和苦衷。網路時代流行「路見不平、PO上網公審」,但上網公審往往只能看到事情的切片「沒搞清脈絡」、帶風向把家長「往死裡打」。不僅對大人不公平,小孩受虐的影像在網路上流竄,對他成長過程也有影響。

「正義未必是魔人。」彭菊仙認為,旁觀民眾也不要擔心出面協助就會成為「正義魔人」,但要懂得察言觀色。如果大人打罵孩子的場所已出現大量圍觀民眾,這時出面會讓家長覺得丟臉惱羞成怒。但如果沒有其他人在場,此時你的出面可以讓他從失去理智中覺醒。這時可以用肢體語言如擁抱或拍肩,讓大人和小孩感受到你的溫暖與同理心。但如果發現孩子已經受到明顯的傷害,必須馬上上前制止,或訴諸第三方勢力如警察或社福、政府單位。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