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漫步711時光小鎮/張貴付

台灣好報/ 2023.11.13 11:18

711礦舊址群占地面積17.2萬平方米,是以鈾礦石開採為目的,集生產、生活為一體的建築物群。生產區包括以礦石開採、揀選、運輸為流程的一系列建築物。觀看生活區後,我們從許家洞火車站開車約3分鐘,來到711礦202專用線舊址。

萬裏鐵道,神秘小站。京廣線貫穿共和國南北。每天,無數旅客沿著沉沉一線途經許家洞火車站。人們或許不會想到,這座京廣線上不起眼的小站毗鄰相依的是711礦。

站在專用線鬥式礦倉平臺上,我們想像當年運送鈾礦的場景,這儲礦漏斗是為礦石運輸專門建造的設施,恰好建在當時的鐵路專用線上。儲礦漏斗裏能裝載1000噸左右的礦石,礦石運送到鬥內,再經漏斗裝入長長的專列車廂,接著列車載著珍貴的鈾礦石從許家洞火車站駛出……

隨後,我們來到一號主井。如今,這裏是711礦舊址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標。推開沉甸甸的巷道大門,映入眼簾的是長著青苔的巷壁,蜿蜒的軌道、廢棄的礦車,鏽跡斑駁卻依然屹立的高大井架,井口已經被厚厚的鐵板蓋上了,溫泉水的熱氣從井下,透過縫隙,不斷湧上來,整個巷道裏面熱烘烘的,稍站一會兒就感覺到渾身燥熱,汗水直流,呼吸有些困難。我的腦海裏不斷翻飛著礦工們在又濕又熱又悶的地下“蒸子籠”裏,戰高溫、趕任務的熱火朝天場面。

從礦史中我知道711礦創造了五個全國第一:1960年,建設全國第一個大型鈾礦;1963年,為全國第一顆原子彈提供合格鈾原料;1963年,建成全國第一座放射性預選廠;1965年,建成全國第一座離子交換污水處理廠;1971年,建成全國第一座可控矽提升系統主井塔,被譽為亞洲第一塔。

在建國初期那個一窮二白的年代,711礦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拼命工作,無愧於“中國核工業第一功勳鈾礦”的稱號。作為湖南省唯一列入國家工業遺產的專案,面臨202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60周年和2023年湖南省第二屆旅發大會的雙重歷史機遇,它所擁有的紅色基因和感人故事,擬總投資7億元可打造“全國首家軍工主題沉浸式體驗園區”,將礦區建設成為以紅色為基、產業為柱、綠色發展的集紅色教育、溫泉康養、工業旅遊、主題研學、文化休閒、商務會議等於一體的紅色文旅園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