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龍肚國小扎根食農教育 美濃紅豆入飯湯

客家電視台/曾宏智 高雄美濃 2023.11.08 19:42
高雄美濃平原紅豆,種植面積約500公頃、全國第二大,為了讓在地的孩子,吃到有國產履歷的美濃紅豆,龍肚國小在立冬這天,邀請飲食文化研究者徐仲到學校教授紅豆飯湯,希望透過食材多元運用,推動食農教育向下扎根。 紅豆除了可以做成甜湯,還可以加入飯湯增加口感,在龍肚國小的廚房,飲食文化工作者徐仲,將美濃生產的紅豆融入在地食材,成為學校營養午餐。 飲食文化研究者 徐仲:「先把紅豆先稍微略煮,不要煮太久,那把紅豆瀝起來,然後剩下的紅豆水要保留下來,所以接下來當我在做高湯的時候,紅豆水就放下去,所以這樣子這個飯湯,就會有紅豆的一些元素在。」 放入紅豆的飯湯,也不忘把美濃油蔥酥、芹菜放進去,讓口感吃起來更有在地味道,龍肚國小表示多年來推動食農教育,最希望的還是孩子有機會了解農村,吃到家鄉生產的農作物。 龍肚國小學生 朱弘謙:「今天把紅豆加到飯湯裡面,讓我讓我感覺到紅豆拿來煮鹹的,也是很好吃的,讓我有一種知道,我自己所認定的,不一定就是一定就只能這樣,也可以讓它,在原本的基礎上加一些別的,讓它變得更美味更好吃。」 龍肚國小校長 林文毅:「我們就吃我們自己種的菜、種的米,還是我們在地美濃種的紅豆,對我們來說這個記憶可能是一輩子的,就是說對這個食物的記憶,對家鄉味的記憶是一輩子的。」 認識自己生長環境,了解食物如何從生產地到餐桌,都是食農教育重要的任務,對龍肚國小來說,這些和土地連結的過程,是一種對家鄉的認同與學習,也希望更多在地的農作,變成未來孩子的飲食鄉愁。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