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時報 江雁武/台中報導】
妙極大帝陳老樞紐文祥,將道傳來臺灣已近八十年的光景。寶光崇正道場為緬懷妙極大帝之恩德,在其118週年冥誕(農曆9月16日)前夕,適逢海內外點傳師齊聚一堂的年終檢討會中,於10月7日特舉辦「妙極大帝聖誕紀念晚會」,共同追思妙極精神。
時代孕育 有為青年
甲午戰後開啟了臺灣的日治時期。當時,臺灣人民在社會上各方面受到差別待遇,以高等教育來說,錄取的比例不到日本人的四分之一。根據中央研究院臺史所許雪姬教授的考察,日治時代臺灣子弟想要接受高等教育,有三種選擇:一是到日本留學,雖然費用較高,但是能獲得相對平等的待遇;再者是到中國求學,費用較低,學校也多,但是遇到排日事件時會遭受波及;或者是到日本人於滿洲、朝鮮等地開設的學校。在時代動盪中,有為的臺灣知識份子不少以從醫為目標,既可以救死扶傷,又能學得科學新知幫助社會改革。因此,臺灣在那時甚至獲得了「醫生島」的美名。十九世紀末開始,西風東漸,日本在明治時期就通過維新改革,引進西方的技術與文化,成為當時與西方列強頻繁往來的地區。生長在臺灣高雄彌陀鄉的妙極大帝,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於1927年負笈日本,在愛知醫學專門學校學習西式醫學與電療療法。
感恩緬懷 妙極精神
於日本學成後,更深刻體會到在臺灣所受到的差別待遇,於是妙極大帝決定不回臺灣,轉而前往上海行醫,貢獻所學。19世紀開始,大英帝國由印度與東南亞的英屬殖民地向中國大量輸入鴉片,即使清廷大力禁煙,煙癮已深入社會各階層,危害不少人的健康,甚至使人傾家蕩產,至民初仍難斷根。妙極大帝見此情況,心生悲憫,研發了七日即可戒除鴉片之療法,除了收費較低、治療效果良好外,每週也免費收治二十名無法負擔醫藥費用的民眾,協助他們戒除煙癮,重返正常生活。七日即可戒鴉片的療效,靠著口碑傳開來,一時門庭若市。當時上海的仕紳聞人、醫界名流合資創辦了「國際療養院」,以新穎的設備讓更多人能有好的戒煙診療空間。國際療養院延攬了妙極大帝在此行醫,「四天斷癮,六天出院」,在當時擁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申報》上也能看得見宣傳廣告。
受命提點 精進修辦
由於在國際療養院期間幫助了不少官員、富賈戒煙,妙極大帝的人脈廣闊,在此時也遇見了引他入道的孫祥夫上將,1942年中元節當日於南京三茅宮天一壇求得大道。在求道後受到師尊的慈悲提點,了悟明心見性之究竟與未來使命,精進修辦。先是擔任上海寶光壇十大壇主之一,三年後隨即領受天命,時值1945年二戰結束,日本戰敗撤出臺灣,妙極大帝因而發愿是年回臺開荒闡道。起初道務發展迅速,無奈以其臺灣樞紐之職而官考深重,嚴刑尚且忍耐,然而有志未能伸,身心俱苦。
薪火傳承 動靜皆美
崇正後學每每憶起妙極大帝之艱辛,更加珍惜能修辦的機會。今年紀念晚會的演出由道場各世代相繼呈現,多元且動靜皆有的表演是現今白陽期活潑修辦的縮影,也讓人看見薪火相傳的希望。崇正童軍團以整齊劃一的旗舞開啟晚會序幕,接著台北道場茶道社的「鴻韻:臺灣功夫茶」,茶人舉止間熟稔和諧,虛實相應;師尊成道紀念會上的才藝比賽冠軍隊伍也再次給大家帶來精彩有趣的熱舞帶動;浴火鳳凰的笛音與舞蹈象徵妙極大帝來臺傳道時,在重重考驗中突破關卡。道場新世代組成的樂團以阿卡貝拉與饒舌唱法演繹聖歌,讓人耳目一新。最後壓軸的「開臺先鋒,捨我其誰」戲劇演出,無限感懷。
救世仁心 道範長昭
妙極大帝秉著救世的仁心赴日學醫,在行醫時又慈悲為懷力挽鴉片毒害中國人民之頹風。入道之後,因為明白救人一命雖好,但能救人之靈性超脫更加可貴,於是以其大智大仁大勇之風骨,壯年即開荒臺灣,奉獻四十多年的餘生,篳路藍縷,庇蔭今日的我們能有幸修辦。後學們僅以至誠之心略表感恩之一二。
原始新聞來源 寶光崇正「妙極大帝聖誕紀念晚會」|共同追思陳老樞紐文祥精神 警政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