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112 年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頒獎 表彰電網領域劉鎮欽教授等 8 位得獎學者

中央社/ 2023.11.06 17:43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106 17:43:05)國立成功大學 112 學年度「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今(6)日在成大格致堂舉行頒獎典禮,由成大校長沈孟儒及台達電子資深副總裁金壽豐共同表揚8位獲獎學者。其中,「李國鼎講座教授」由電網領域著名學者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劉鎮欽教授奪得;成大7位學者則分別獲頒「李國鼎榮譽學者」、「李國鼎研究獎」及「李國鼎金質獎」。

左起至右:徐瑋萱助理教授、賴嘉鎮教授、解巽評教授、王育民特聘教授、湯銘哲特聘教授、沈孟儒校長、台達電子資深副總裁金壽豐、蘇芳慶講座教授、林一平教授、劉鎮欽講座教授

頒獎典禮於深具歷史傳承意義的格致堂舉行,成大校長沈孟儒致詞感謝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學長對母校的厚愛與感情,鄭學長以捐贈股票方式回饋學校,一方面也等於鞭策自身,唯有奮力打拚股息股利源源不絕才能持續回饋母校,當初100萬股的股票,與孳生的股票股利如今已經超過150萬股,「今天我們能在這邊表揚這些優秀學者,著實感謝鄭創辦人的高瞻遠矚。」

「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由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同時也是成大傑出校友的鄭崇華先生捐贈設立,今已邁入第 22年。台達電子資深副總裁金壽豐代表鄭崇華創辦人向所有獲獎學者獻上最誠摯的祝賀之意,希望各位學者在各自領域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為自己、學校、社會、國家甚至世界做出更多貢獻。

「李國鼎講座教授」得主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劉鎮欽講座教授,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他的研究團隊以人工智慧技術配合電網自動化,大幅改善大停電後的復電效率,目前這些技術已在實際系統運行,並且成為世界上智能電網發展的先驅。針對電網自動化可能增加遭受資通攻擊的風險,劉教授成功研發測試平台以檢測和阻止偽造的控制指令入侵電網,避免監控系統遭到駭客攻擊,造成重大損失。

劉鎮欽教授的專業是電力系統與人工智慧的運用。傳統上配電系統設計是基於可靠性,也就是停電次數要少,停電時間要短,然而最近十年美國遭受嚴重極端氣候大風暴雨的影響,使電力設備受到嚴重破壞,造成災難性的大停電。劉教授指出,「由於這些慘痛的經驗,新的觀點就是要求電網要有韌性,也就是大系統停電後及復電中,要有小型分散式電源來確保重要設施能持續供電。」目前,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正在大幅增加太陽能及規劃蓄電設備,除了要在2030年達到百分之百綠能的目標外,也同時增加供電系統的韌性。他也呼籲,台灣的電力及能源大系統也面臨天然災害及人為破壞的風險,未來有必要考慮新電力系統及電力電子技術來增強供電的韌性。

本屆3位獲頒「李國鼎榮譽學者」分別為:成大醫工系講座教授蘇芳慶、電機系教授林一平與生理所特聘教授湯銘哲。

醫工系蘇芳慶講座教授長期致力於醫學工程研究與醫療器材的創新,開發多個創新醫療器材系統,已實際運用於醫院的手術、診斷及復健訓練上。他創立「成功大學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為建立醫材發展核心設備研發創新醫療器材,藉由落實臨床醫師參與醫療器材萌芽研發,增加臨床醫材創新構思,萌發深具產業價值計畫,並與南科生技醫材產業聚落計畫密切合作,建構高階醫療器材研發金三角,對台灣生技產業經濟貢獻良多,至今協助孕育逾20家新創公司。

蘇芳慶教授憶及過去與鄭崇華創辦人的互動,除了欽佩他的卓越創新領導能力與睿智外,特別尊崇他的人文素養與胸襟,尤其是設置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具有高尚宗旨,「我有幸獲得此項殊榮,除了感恩,更將鞭策自己,在未來智慧健康醫療科技上,奉獻一己之力,為人們福祉做貢獻。」

電機系林一平教授研究領域為物聯網、行動計算與系統模擬,他自主研發的物聯網系統(IoTtalk),被廣泛應用於智慧農業、智慧教育、智慧校園、互動藝術等場域,尤其是應用於智慧農業場域的AgriTalk管理平台,以IoT架構為基礎,建立蟲害預測、病害預測、省水灌溉、施肥調控、溫度調控及光照調控等6大AI管理系統,透過物聯網感測器取得土壤相關資訊後,再結合環境控制系統,一旦達到特定參數,系統就會自動灑水、施肥,讓農作物處在最佳生長環境中,確保作物產量及品質,大幅改善農業技術,成為永續經營的精準無毒農業。

林一平教授感謝蘇慧貞前校長給他機會到成大服務,以資通訊共同管溝(ICT Common Trench)的概念進行校園數位轉型,並在廣達技術長張嘉淵傑出校友的支持下,引進QOCA AI平台,以及IoTtalk物聯網平台,建立一個AIoT架構,稱為MiinStore,希望以敏求學院、電資學院及計算機中心為核心,掌握並應用成大產生的大數據。他說,「未來教授單打獨鬥的研究時代會落伍,而藉由學校整體ICT資源的整合及共享、超大數據的應用,更有機會將研究推向尖端。」他也感謝太太的體諒,這些日子的南北奔波因為有她的支持,才能讓他達到今日的成就。

生理所湯銘哲特聘教授設立「國際傷口修復與再生中心」,投入「先天性表皮鬆懈症(俗稱泡泡龍)」的臨床研究,中心成員許釗凱醫師開設泡泡龍特別門診,以提供此遺傳疾病之最佳基因定序診斷,並展開台灣首例的細胞治療,提升社會對於罕見皮膚疾病意識。此外,在傷口中心成員群策群力之下,透過泡泡龍的整合性門診,配合傷口的照護及人道關懷的種種音樂與藝術公益活動,將泡泡龍的醫療關護平台發揚光大,對大學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貢獻良多。

剛過69歲生日的湯銘哲教授是成大最資深的李國鼎榮譽學者,對於這項殊榮的肯定,他心中充滿無限感激。「感謝校方4年前通過我的延退申請,讓我到了這個年紀仍然『很有路用』」他說,日前過生日時,學生為他準備了18歲的蠟燭,而他覺得他的心理年齡也是如此,因為18歲是做夢的年紀,而他還在做著如何貢獻社會的夢。他許下豪語,「退休之後,我要出來創業,嘗試開創一家社會企業或非營利公司。」

2023 年獲頒「李國鼎研究獎」的2位成大學者分別為:電機系教授解巽評與藥學系教授賴嘉鎮。

電機系解巽評教授專長為人工智慧、數據城市治理與巨量資料分析,2022年獲得知名學術網站AMiner評選為近十年全球人工智慧於資料探勘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百大學者,他曾擔任台南市政府SOA大型計畫顧問與數位治理講座,領導成大與台南市政府產出許多數據治理與智慧城市的創新研發,另外,他還投入全國首創的大規模大學生與公務人員共學研發,有30多項研發成果移為市政治理使用,提升市政效益並增進市民福祉,同時發表高品質論文,屢次獲得世界級或全國級獎項。

解巽評教授說,「獲獎必然是十分高興,但細想之下,其實並非我們刻意追求這個榮譽,相反地,而是做了許多該做的事以後,榮譽就自然而然地來。」他感謝李國鼎研究獎的肯定,「不只是獎勵我們現在做的好,更是莫大的鼓勵我們未來要做得更好」,這個獎項只是開始,要對得起這個獎,他會持續努力繼續做好研究,回饋成大也服務社會。

藥學系賴嘉鎮教授致力於藥物流行病學研究,發表多篇原始論文於世界頂尖期刊,包括英國醫學會官方期刊BMJ。他擅長利用特殊的研究方法與因果推論架構,引領真實世界數據分析作為支持政策與新藥審核的標準,或是成為臨床指引參酌,研究領域包括台灣高齡族群多重用藥問題,以及失智症、憂鬱症與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科症狀。同時,他也建立具有隱私保護的「跨國、跨中心」大數據分析模組,提升台灣藥物流行病學研究的交流與國際能見度。

拿下研究獎的賴嘉鎮教授,日前也順利升等教授,可謂雙喜臨門。他引用《火影忍者》中的名言:「只要有樹葉飛舞的地方,火就會燃燒。火的影子會照耀着村子,並且讓新的樹葉發芽。當你最珍惜的人出現時,真正的力量就會展現。」他感謝所有前輩的提攜及指導,也感謝他的夥伴和學生們,這些人是他最珍惜的人,賦予他真正的力量得以成就今日的他,也期許未來能夠繼續燃燒飛舞,照耀成大讓嫩枝發芽。

表揚成大教師專利、發明或技轉有具體優良成果或事蹟的「李國鼎金質獎」今(2023)年由生科系王育民特聘教授及食安所徐瑋萱助理教授獲得。

生科系王育民特聘教授自96年任教成大以來,投入基礎研究,並於升等至教授階段後,開啟轉譯研究,投入新創教學及藥物開發。他長期深耕抗發炎藥物的研究,近來成功技轉抗發炎抗體藥物於產業界,協助推動其後續臨床前試驗研究及準備工作,並取得育苗及創新轉譯主軸計畫,推動抗體藥物應用於各種癌症及抗組織纖維化疾病的治療,努力朝向推動抗發炎廣效藥物的目標前進。

王育民教授提到他與李國鼎獎的緣分,他年輕時想申請的第一個獎是「李國鼎青年研究獎」,但是申請年紀限制是36歲,正是他進成大的那年,就此與一生一次的機會失之交臂,然而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他自謙道,「非常幸運,今年沒有年齡限制的李國鼎金質獎看上了我,所以我深深感謝評委的青睞!」

食安所徐瑋萱助理教授致力於開發次世代益生菌及其胞外泌體的功能運用,曾獲科技部年輕學者獎助,執行愛因斯坦培植計畫並將衍生的優良成果技轉業者,透過專利技轉協助食品生技產業提升生產技術,並輔導業者開發創新產品。她在益生菌及腸道菌相與健康的相關研究量能與技術平台極具產業應用價值,近年衍生多件產學合作與技轉案,產業持續挹注資金,共同研發創新技術。她也貢獻所長協助生產益生菌等微生物產品的業者,把發酵製程產生的大量廢棄液回收處理並加值化,應用多元有效的微生物及研發高效獨特的製程,期盼引領台灣業者成為全球微生物發酵技術的領航者。

徐瑋萱助理教授是第一位獲得李國鼎金質獎的助理教授,目前進入成大任教4年。她說,「能以助理教授的身分,在教職生涯相對前期的階段獲得金質獎的肯定,跟在場的傑出前輩一起齊名獲獎,是極大的榮幸。」她感謝一路以來的合作夥伴與學生的努力,也感謝先生的支持,是她最重要的日間加夜間夥伴,成就了現在她,希望她的獲獎可以鼓舞相對新進的教師們,投入成大深耕發展。

「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的獎勵對象為對中華民國科技與人文進步有益的研究、發明、創新或學術相關活動,以及獲有重大成就者,期待促使科技發展與人文素質的提昇更加緊密扣合。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