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av 九淺一深

救國團是青年的導師與國家的希望

中央社/ 2023.11.06 10:03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106 10:03:35)10月31日承蒙救國團主任葛永光博士的邀請,出席於臺北市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辦的救國團71週年團慶大會。大會由救國團召集人楊朝祥博士主持,出席貴賓有馬英九前總统、前教育部長現任臺湾教育大學系统總校長吳清基博士、曾銘宗立法委員、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高思博教授等,將整個會埸擠得滿滿的。

當日所有出席貴賓,大多為從青少年時代起至今,長年參加救國團活動或擔任救國團義工者。我身為救國團的一份子已逾半個世紀,有機會出席這一個具歷史意義的活動,深感榮幸。救國團歷經71年的輝煌歲月,為國家培植許多文武合一、術德兼備的優秀青年,分佈於各行各業且蔚為國用,貢獻厥偉,也深得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及支持。

馬前總统應邀於大會中致詞時,特別肯定救國團成立71多年來為國培育青年的巨大貢獻,尤其自葛永光主任主持團務工作以來,在既有的良好基礎上勵精圖治,面臨艱困的大環境,仍能帶領所有優質幹部同仁,及廣大海內外義工朋友與時俱進,成效卓著,真正體現「翻轉新視界,開創新格局」、「一日救國團,終身救國團;一人救國團,全家救國團」之理念,為青年朋友及社會大眾,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我當年就讀屏東師範學校(現已升格為國立屏東大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新生報到時,時任校長的張效良先生親自教唱救國團團歌。張校長是位教育家,同時也是專長作詞作曲的音樂家,教唱時他親自講解歌詞意義,令學習效果更好,感受也更加深刻,屏師住宿生每晚就寢前,都會齊聲高唱這首團歌:「時代在考驗著我們,我們要創造時代,革命的青年快下決心一起來!…」歌詞的含意,深深烙印在每位同學心中。就讀屏師期間,我參加過救國團舉辦的青年戰鬥營及橫貫公路健行活動等,深刻感受到不僅個人的身心獲得最佳的訓練,也讓青年朋友們受益無窮,我投入救國團義務工作,也肇始於這個階段,當時我親表哥陳連竹先生受到宋時選先生的指導與關照,於屏東市團委會擔任總幹事,也帶著我參與屏東市義務服務的行列。民國56年屏師畢業後,我被分發到屏東縣恆春大平國校,擔任小學老師三年期間,仍然繼續參與團務工作。民國59年負笈北上就讀輔仁大學,由於校風開放,加上個人輔修英文,以及臺大哲學系學長周勳男先生的鼓勵,開始參與救國團國際青年活動中心的海外青年活動服務。

自輔大畢業考入臺大法學院三民主義研究所(現社科院國家發展研究所)後,我陸續擔任研究生協會幹部及班代表,積極參與各項社團活動,復受曾任教育部次長、臺大教務長、法學院院長,時任所長的名法學家姚淇清教授鼓勵,持續參加救國團活動及擔任義工,當時救國團執行長為宋時選先生,也經常鼓勵我參與各項團務工作及義務幹部活動。某次由救國團總團部主辦的臺大三研所桃園復興山莊(角板山)研習活動,宋時選先生親率鄭心雄先生(曾任救國團總圍部學校組組長)、吳挽瀾先生、武奎煜先生(曾任救國團總團部學校組副組長)、楊保中先生(曾任救國團總團部活動組組長)、史濟鍠組長等前往關心探視,宋先生勉勵我效法林蘊石先生等臺大法學院三研所第一屆同學,除了用心研討三民主義的理論之外,也要身體力行躬親實踐,而青年學生更應以三民主義作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終生奮鬥努力之目標。種種來自於救國團各項活動的啟發,更堅定了我對畢生所學之奉獻。

民國74年,我榮獲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法學博士學位,應救國團主任潘振球先生之邀,擔任學生社團活動輔導教授,持續投入青年培育及輔導工作,也先後在臺大、警大、崇右大學、開南大學、海洋大學、國立東華大學、國立臺北商業大學等學府任教,除了在學校開授專題課程,每有救國團活動,都會應邀擔任活動義務指導教授,與來參加的青年朋友們朝夕相處、打成一片。民國76年解嚴以來,一連串的開放政策促使復興基地大步邁向民主改革進程,為提升青年對當前國家處境與社會脈動之瞭解,及對民主法治真諦之認識,進而培養青年愛國的情操及崇法守紀的精神,教育部與救國團自民國79年起,開辦大專院校高中(職)校及縣市時事研究員「民主法治教育」巡迴演講及座談,當時我亦獲聘擔任講座,走遍全省各鄉鎮,透過民主法治真諦的詮釋,激勵青年愛鄉愛國的精神,獲得了廣大的迴響。

參與救國團服務與活動的三十年當中,除了充分歷練生活及充實精神外,也深切地感受到救國團的精神及其影響的深遠。救國團是先總統蔣公衡察時代與青年的需要,於民國41年青年節籌組,目的在號召青年傳承北伐、抗戰的光榮傳統,所進行的第三次大結合。同年10月31日,救國團於臺北市正式成立,由蔣經國先生擔任首任主任,確立了協助青年增進知能、鍛鍊體魄,參與社會服務、發揚愛國精神的宗旨。救國團在「我們為青年服務,青年爲國家服務」的理念下,積極策劃、辦理各種有益青年身心,及有助國家社會發展的活動與服務,為青年學生在正規教育系統以外,提供了另一個寓教於樂的正當管道,而最重要的是,這些活動無分黨派、不論階級,人人皆可參加,對於學校和社會的安定,具有重大貢獻。此外,救國團的義工秉持「一人救國團,全家救國團;一日救國團,終身救國團」的精神,至今每年參與救國團服務工作的義工超過七萬人次,儘管其工作內容不同、奉獻時間長短不一、服務對象有別,但是對救國團組織內涵、工作精神與奉獻精神的認同,並無軒輊。

救國團的精神與理想,歷七十餘年而不變,這是讓我非常感動,而願意持續投入的原因,參與救國團活動,有家的溫馨感覺,在當前國家邁向民主憲政新時代的關鍵轉型時期,救國團所扮演的青年導師,與社會中堅的角色,將更加需要,並更為重要。在參與救國團大家庭的慶生會後,讓我深深的感受到,救國團永遠都是心靈上歸屬的大家園,當年救國團原本就是由行政院成立及隸屬國防部,一個專門為青年服務的團體,希望今後的救國團,在葛主任的卓越領航,及各级長官同仁的指導下,更加努力奮進,因應全球化大時代的來臨,以創新服務精神,為國家、社會及青年朋友們做出更多貢獻,我也將永遠以身為救國團的一員為榮。(本文作者黃炎東博士現為大學講座教授)

救國團是青年的導師與國家的希望

救國團是青年的導師與國家的希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