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油價 eko老婆 美元匯率

桃園醫院衛教吞嚥照護 一起動一動呷百二吞嚥健康操

台灣好新聞/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2023.11.04 00:22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新聞圖片


中風後導致的吞嚥障礙約占五到七成,使得進食各階段機能減損、吞嚥及呼吸協調受影響,造成食物誤入呼吸道風險增加,可能導致肺炎,進而導致死亡。因此,中風後的吞嚥照護及訓練是很重要的。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長葉美延提醒中風病友、家屬及照顧者了解吞嚥障礙可能出現的特徵,提供餵食照顧技巧與注意事項,如口腔清潔的重要性、觀察警醒度、調整姿勢擺位、確認每口皆有吞下且已吞乾淨以及清除殘留的方式等,也需注意痰變多、變黃、變濃稠、發燒、呼吸急促等可能為吸入性肺炎病徵。

部分病患可能因咳嗽反射能力減弱,異物流入呼吸道時未出現咳嗽反應,誤以為食物沒有流入呼吸道,因此進食中或進食後未嗆咳不表示沒問題。此外,食物或液體質地並非越濃稠越好,好咀嚼的食物不代表吞得好、吞得安全,每個人適合的質地皆不相同,特定吞嚥策略也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需由語言治療師評估,依據個別化狀況擬定不同策略。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語言治療師劉語倢表示,中風後也可能出現失語症,教導家屬及照顧者了解相關特徵表現及如何和失語症者相處溝通,如:使用簡單明確的語句、放慢語速但不需大聲說話、以對待大人的方式互動,不把個案當孩子看待、提供說話機會,當無法順利表達時不應急著打斷、適當等待回應並減少不耐煩的態度及語氣。失語症復原程度因人而異,可能受病因、損傷範圍、發病時長、年齡、教育程度影響,應及早安排語言治療訓練,以利恢復較佳的語言能力。

桃園醫院語言治療科主任鄭博霙表示透過病友會活動讓個案、家屬及照顧者更加認識吞嚥障礙及失語症照護,經由語言治療師的專業訓練,提升進食安全性及互動有效性,改善吞嚥及溝通功能。

更多新聞推薦

中原大學攜手社區發掘在地特色 共創永續新生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